|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常州(21)丨嘉泽镇人大:“小协商”撬动“大民生”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耕基层沃土 |
| 发布日期:2025-10-31 |
|
在“中国花木之乡”嘉泽镇,民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嘉泽镇人大创新推行“人大协商”机制,将议事桌“搬”到群众身边,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基层土壤中扎根、生长,结出累累硕果。 议事厅“安家”在身边 民主协商接地气、聚民心 走进嘉泽,形式多样的议事平台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嘉泽镇人大没有拘泥于传统会议模式,而是将议事载体巧妙“嫁接”到当地深厚的花木、状元、书院等文化符号上,打造了一系列群众“走得进、愿意来、能畅言”的协商阵地。 人声鼎沸的夏溪花木市场里,“花木市场议事摊”就设在摊位旁。花农张国庆感慨:“以前觉得‘民主’很远,现在代表就在市场里,我们反映的停车难、物流堵问题,真就给解决了!”在这里,产业融合、市场规范等议题在嘈杂的市声中得以碰撞、协商。 在跃进村,枝繁叶茂的古树荫蔽下,“香樟树下议事堂”别有洞天。村民间的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常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在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的调解下得以化解。文化地标“状元阁”前,议事点聚焦教育和文旅;居民常去的“时光公园”里,议事厅关注设施维护和环境整治;书香弥漫的“周庄书院”内,议事亭共话青少年成长…… 这些“小而美”的议事点,将民主协商从严肃的会场迁移到群众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不仅消除了参与的距离感,更借助文化符号的亲和力,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民主协商变得触手可及。 “精准滴灌”解难题 协商成果转化实打实、见成效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上。嘉泽镇的“人大协商”绝非“坐而论道”,而是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一平台一特色”的差异化运作,确保协商精准对接治理需求。 每个议事载体都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并由履职能力强、熟悉情况的人大代表或基层负责人牵头。“花木市场议事摊”紧盯产业发展痛点,从花木滞销到河道环境提升,一条条建议通过协商转化为具体行动,直接推动了园艺村升级提档、章庄浜河道整治等实事工程。 跃进村的“香樟树下议事堂”,如今成了化解基层矛盾的“润滑剂”。市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毛建玉对此深有体会:“很多平时难见面、难沟通的话,在这里都能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她介绍,备受好评的“老年助餐点”项目,正是在一次次树下议事中,从村民的呼声变成了现实。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嘉泽镇人大通过此类协商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成功率高达92%。 这种“多场景差异化协商”,如同精准滴灌,将民主的养分直接输送到治理的“末梢神经”,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的转变,确保了“议”有实质、“商”有结果。 数字赋能+机制保障 民主实践迈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 面对新形势,嘉泽镇的探索不断深化。该镇正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和完善制度机制,为“人大协商”注入新动能,推动其从一个个“协商盆景”连片成“民主森林”。 “武进云上人大”等数字平台的建设,为“人大协商”插上了“云翅膀”。如今,即便远在他乡或不便到场的居民,也能通过手机建言献策,极大地拓展了协商的参与面和便捷度。 为确保协商成果不悬空、能落地,嘉泽镇着力构建“提出-协商-交办-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马上就办”重点工作闭环管理,将议事产生的“金点子”转化为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纳入镇村重点工作的“篮子”,全程跟踪、限时办结,让纸上的建议真正变成惠民的实事。 嘉泽镇的“人大协商”实践,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治理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根植于地域文化,服务于基层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这些遍布乡村的“议事摊”“议事点”“议事堂”,如同一个个活跃的民主细胞,共同构成了嘉泽镇基层民主的有机体,让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在花木之乡生动演绎、绚烂绽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基层智慧与实践样本。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