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省人大代表省直常州组履职报告
发布日期: 2016-10-18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20161017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省人大代表省直常州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省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办法(试行)》要求,现将省直常州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省直常州组的本届省人大代表现有8名同志。大家自从履职以来,都能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克服困难,准时出席会议,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履职活动,积极参与年中专题调研和会前集中视察活动。现就本小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履职情况

(一)认真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

本小组绝大多数人大代表都是兼职,有着自己较为繁忙的本职工作,但工作再忙、哪怕时间有冲突,代表们也都能自觉安排好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按照要求准时出席每年一度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并在会议期间,积极履行省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参加大会的各项选举活动,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

三年来,本小组代表共领衔提出议案和建议13件,较好履行了代表职责。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初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直常州组部分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制定《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的议案。我们认为,司法鉴定作为解决证据问题的一种客观公正的科学手段,已经成为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屏障,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侧重于原则性规定,不能完全适应我省司法鉴定事业的现实需要。令人可喜的是,议案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7月份刚刚过去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江苏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草案)》,在审议中,省人大领导充分肯定了该草案的必要性、及时性和重要性,我们也踊跃发言,对该草案的第七条、第十条至十二条等条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得到采纳。预计在明年1月份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对该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

省直常州组的代表来自方方面面,这8名代表中蕴藏着推动改革创新的正能量和破解发展难题的好办法,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我们还与常州组其他代表联名提出推进常泰通道前期研究工作、将常州中国烙画应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建议13件,这些建议都紧扣常州发展的脉搏,关心常州发展的需求,反映了常州人民共同的心声,收到了较好的履职效果。

(二)积极开展年中专题调研、会前视察

调查研究是人大代表的基本功,人大代表履职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复杂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不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或者很难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拿出良方、献上良策。按照每年《关于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年中专题调研活动》和《关于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活动》的要求,2013年以来,省直常州组先后开展年中专题调研、会前视察活动7次。在调研、视察中,代表们深入一线,广集言路,形成调研报告7篇。

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中,我们赴常州实地考察了会馆浜市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金坛河下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溧阳竹塘村乡村生态旅游等项目,听取了常州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代表们一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常州市近几年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狠抓工程推进,推进生态创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能源制约因素日益突显、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环境容量偏小、农村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提升。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调研组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加快产业升级,狠抓污染减排。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借力谋发展的区域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单位能耗、单位排放超省内同行平均水平的企业,积极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二要建立综合协调和保障机制,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形成省、市、县、乡、村分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并积极运用好环保月度点评制等行政手段,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经济手段,公益诉讼等法律手段,有效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三要拓宽渠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科学安排专项引导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重点村、项目要进行重点扶持,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四要加大环境宣教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定期向社会公布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机制,制订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方案;加强正确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宣传媒介,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逐渐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五要积极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服务绿色经济发展。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大力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通过地方立法或出台部门规章实施强制投保制度,同时参照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给予政策性保费补贴,鼓励环境风险企业投保。

2015年7月,我们赴常州市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常期间,调研组先后深入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科技产业展示馆和常州科教城实地了解情况,并听取了常州市政府关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情况汇报。代表们认为,常州市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根本出路,使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有力促进了全市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在充分肯定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创新载体。重点围绕园区、平台、孵化器等三个层次,优化创新布局,打造一流载体。在园区建设上,着力打造以常州科教城和两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的示范区。在平台建设上,坚持以面向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升级为目标,继续大力推进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在孵化器建设上,鼓励多元化建设主体,积极吸纳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建设。二要进一步做优做强创新主体。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着力创优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三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双轮互动,通过全力抓好创新项目建设,把创新资源更多引向十大产业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脱胎换骨”。大力推动业态融合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型平台,通过产业间跨界融合发展,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以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改革步伐。按照“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方向,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通过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鼓励创新利益导向机制,深化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更多创新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五要进一步开放集聚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更好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加强科技资源、高层次人才和金融资本的引进,在深化开放合作中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六要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加强整体谋划,实施重点突破,把实施创新驱动和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务求实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放大创新示范效应。

今年8月,我们围绕养老服务工作赴常州市新北、钟楼和武进区考察了369博组客整合照护中心、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德长行老年助餐“中央厨房”和金东方颐养园等地,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常州市政府及民政、发展改革、公安等相关部门关于贯彻实施《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情况的汇报。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卫国、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全林都亲自参加,并给予我们充分指导。代表们认为,近年来,常州市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值得充分肯定,并就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要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点的养老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让广大老年人共享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难题。对于解决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关键是加大供给力度。对空巢独居、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重点困难老年人群体的基本养老需求,政府要发挥好“兜底”作用,予以优先保障。对于解决医养融合问题,要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加强对服务机构建设和经营政策方面的扶持,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互通,有效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缺护理的问题。对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要进一步统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新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还要重视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三要强化法治思维,依法推动社会养老工作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制度,抓好部署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和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以立法引领、规范和保障养老工作和养老事业发展;要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组织和推动老年事业发展,把法律法规规定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落实到位;要依法公正做好涉老案件的审判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四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要加强宣传和正面引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要适应多样化的社会养老需求,从供给侧推动养老服务业提档升级;要适应“互联网+”的新趋势,加强相关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要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养老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此外,我们还先后开展了常州市旅游工作情况、平安常州工作情况等会前视察活动,与省直盐城组在赴盐城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几点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践行“三严三实”中,作为人大代表更要当好人民满意的“代言人”,唱响群众喜闻的“好声音”。通过履职和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走进选民聚“人气”。参天大树必须深入泥土,才能枝繁叶茂。“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是《代表法》对各级人大代表的基本要求。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只有俯下身去,扎根于民,才能触摸到最真实的社会脉搏。每次调研、视察,我们都一起讨论研究调研视察活动主题、时间安排等事项,注重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情况,尤其对基层的社情民意多观察、勤思考、听真话、讲实话,了解理解、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努力让代表为选民办事、选民有事找代表成为习惯。这里要特别感谢常州市委市政府,省直常州组每次活动的如期顺利进行离不开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常州市人大,省直常州组每次活动离不开你们的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市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也都事前帮助联络,事中派员参加,事后及时做好调研收集整理。

二要立足岗位强“底气”。打铁还须自身硬。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无论什么职业、什么级别,都应该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带头创业创新、苦干实干。一方面,每一年提出的建议中,我们有些代表都是立足自身工作,加之充分调研,有感而提,这也让我们的建议更为专业、更具操作性。另一方面,全神贯注为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为自己打足“能代言”的底气。

三要依法监督亮“正气”。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去监督。要带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正确把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要在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及时将群众意见较多的问题进行考察论证并形成议案或者建议,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到政府及相关部门,并督促其早日落实解决。要用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敢于直言,敢讲真话,敢说真情,把群众的困难、基层的问题摆出来,不做调研、视察、审议的“随行者”、“听会者”,亮出“敢代言”的正气。

本届以来,省直常州组在履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还有许多不足。作为省直常州组的代表承载着选民期待、肩负着责任担当,我们决心以此次述职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水平,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以上述职,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谢谢大家!

 

省直常州组人大代表名单

 

 1.沈达人     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

2.王立科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

3.张卫国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4.李全林     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5.顾汉萍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副主任委员(正厅级)

6.吴晓明     中国药科大学原校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7.游巳春     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反贪污贿赂局局长

8.吴建坤   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委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