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日期:2018-01-07 访问次数: 字号:〖


2017年,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过去一年,我市扎实推进“两聚一高” 新实践,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顺利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居前列,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80亿元,增长8%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8亿元,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0亿元,增长8%左右,其中工业投入2100亿元,增长9%左右;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4亿元,增长10.5%;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实际到账外资25.5亿美元。省重大项目开工数全省第一,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双双实现100%。

深入实施转型创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出台科技创新“1+3”新政。常州科教城连续4年位列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二名。新签约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超200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十大产业链产值增长15%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启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条钢”整治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不断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19个市级试点区域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家;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分别上升8位、3位,苏澳合作园区筹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快建设美丽常州,城乡面貌持续优化。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溧高高速、常宜高速开工建设,233国道金坛段、360省道溧阳段等工程有序推进,长虹西路快速化改造基本完成。建成飞龙西路西延、惠国路、芦墅路等城市道路,地铁1、2号线工程加快实施。7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竹箦镇陶庄村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更加聚焦富民惠民,民生福祉不断改善。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740元,增长8.6%。第四轮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60元/月,实现大市范围内同城同标。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学生、社会对学校满意度等5项调查均列全省第一。常州市、金坛区获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奖。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张太雷、唐荆川、周有光等名人馆加快建设。常州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溧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政法队伍满意率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长安杯”。“三优三安两提升”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在全省率先公布建设项目中介服务事项清单,“3550”改革初见成效。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运。“三大一实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省领先。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2018年,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质量有所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1、突出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引导重大项目建设向量质并举、效益引领转变。组织实施162个市重点项目。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深入实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深化工业经济“三位一体”。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集聚载体建设、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等“五大工程”,着力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常州金融商务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加速引育集聚人才。全年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00名以上。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实施“技能龙城”建设计划。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持续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科创走廊”。深入实施“创业常州”行动,重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众创空间。

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步伐。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企业股改上市,打造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常州板块”。全年新增股份制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

积极培育发展“四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印刷电子、传感器等新产业。

3、深化改革开放,拓展更多发展空间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动常金一体化发展。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常州、金坛、溧阳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进一步加快天宁开发区东扩、钟楼开发区西进步伐。

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推动苏澳合作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引导轨道交通、光伏、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优势产能更好地“走出去”。

4、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十大本土农产品品牌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

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产镇人文”有机结合的新型小城镇。加快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特色小镇。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全域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建设“两区十点”示范、试点项目。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80%的行政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武进全域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

5、提升功能品质,增强中心城市能级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融西进、南接北联”区域大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溧广、苏锡常南部通道等高速公路和沿江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常泰过江通道、常溧高速北延、镇宣铁路等前期工作,建设天目湖通用机场,完成常州火车站南北站房一体化提升改造。实施机场路快速化改造、340省道改扩建等工程,加快地铁1、2号线建设。实施魏村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天然气利用三期、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等项目。

彰显江南水乡风貌。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批名人馆、张太雷纪念馆新馆等对外开放。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精品街道”行动和市容专项整治工程。突出抓好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整治。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

6、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实施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确保2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

打造生态绿城升级版。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六大工程”,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推动绿色发展常态化。全面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年内投放2万辆有桩单车。

7、聚焦富民惠民,持续增加民生福祉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建设就业创业先行区。实施新一轮茅山老区帮扶工程。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完成20个学校建设项目。做实做优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等重点项目竣工投用。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办好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待遇标准,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提高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一次性生活补贴标准。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的30件民生实事。突出抓好“一场”(停车场)“两道”(清洁河道、亲水步道)“三园”(社区体育公园、小游园、幼儿园)“四治”(易淹易涝片区治理、老小区安全隐患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程。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六项行动”。

8、创新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美好常州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改造提升3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市创建。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爱常州”引领行动。实施文明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力争全域文明城市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建成2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文化100”等惠民工程,加快建设“书香常州”,打造“常州三杰”等红色文化品牌,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

全力保障安全稳定。深化平安常州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八个方面本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廉洁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府公职人员学纪学法制度。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坚持科学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优化政府服务。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城市。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立“一窗通办”新模式。

加强廉政建设。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专项资金压降1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常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