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8-10-11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年9月30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主任会议上

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杨  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受市政府委托,下面就我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常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少数民族具有成份多、人数少、居住地域较分散等特点。据2018年8月底的统计,全市有户籍登记的共有48个少数民族,约1.96万人口。近年来,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常务工经商求学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数逐年增多,已达到5.69万人,主要来自贵州、云南、青海、甘肃等民族地区,人数较多的分别为水族、回族、土家族、布依族等。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各级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和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民族政策法规,创新开展了“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全市民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11个社区被授予“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2家少数民族用工较多的企业列入省民族工作示范企业,其中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常州市民宗局、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和武进区城西回民村等3个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3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城西回民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共促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每年召开民族工作相关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部署民族工作。一是宣传教育到位。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宗局联合下文,对全市学习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作出专门部署,列入全市普法内容。通过常州日报、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全市人民广泛宣传。举办各类培训班、学习班、报告会,加强各级干部对民族政策法规的学习和领会。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全体扩大会议,常议常抓民族工作。各辖市、区都相应成立民宗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各街道(镇)都配备了民宗助理,市政府与各辖市、区政府,各辖市、区政府与各街道(镇)签订民族宗教工作责任状,政府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责任到人。2017年9月,《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对19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确保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有人抓、有落实。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少数民族实现全面小康工作动员会,下发了《常州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对各辖市、区政府及市12个责任部门分解明确了目标任务。三是干部培养到位。我市非常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计划地落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推荐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参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已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

(二)落实政策,积极帮助,关心少数民族生产生活

2014年至2018年,共争取省级民族事业专项资金中88万元用于扶持清真基本供应点的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清真网点的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对各辖市、区申报的88家符合条件的网点发放了省民委制作的清真标志牌,并确定了4家清真食品基本供应点,将它们纳入了长效管理范畴。2010年以来,市财政从服务业发展资金中共拨出140万元,引导支持45家清真网点进行改造提升,带动全市清真餐饮行业整体提升。

(三)分类指导,多措并举,积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我市流动少数民族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分布在企业的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第二类是在常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第三类是分布在城市各个社区经商的少数民族。

对在企业务工的流动少数民族,主要支持并依托企业落实民族政策法规,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在宣传、贵在服务、特在文化”的理念,围绕构建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服务少数民族员工,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员工积极性。

对在常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指导学校依托各类活动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指导学校组织学生浏览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常州历史文化;鼓励常州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鼓励开展“汉藏一家亲”爱心结对活动,安排毕业生参观常州景点,为毕业生赠送纪念品,让每个藏族学生得到常州人民的温暖。在我市4所高校普及珍珠球、板鞋竞速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搭建民族工作载体,促进学校民族工作。

对从事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坚持热情服务和依法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帮助他们融入常州大家庭。1.营造环境。全市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和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为少数民族来常创业就业营造良好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市民族团结促进会积极发挥民族团体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真情服务。指导社区建立了少数民族服务绿色通道,方便民族同胞办事。指导市伊协设立“穆民课堂”和“穆斯林服务站”,为穆斯林提供知识讲座和各种便民服务。特聘知名律师事务所为少数民族法律定点服务单位,为少数民族提供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3.帮助融入。依托街道社区组织少数民族参与各种联谊活动,让他们了解常州、热爱常州,融入常州;组织清真拉面比赛,让市民学生在看精彩比赛、免费吃拉面的过程中与少数民族互动交流,增加友谊。4.引导鼓励。组织引导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文明交通岗、义务植树、慈善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为周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外来少数民族连续多年开展“感恩常州、回报社会”无偿献血活动,获得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全市100多家清真拉面店自发组织为我市环卫工人提供6000多份免费拉面。

(四)共同发展,携手前进,大力推进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

我市把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少数民族扶贫工作纳入政府阳光扶贫统一部署。通过政策扶、财政保、结对帮,项目助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农村少数民族家庭绝大多数达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一是出台扶持政策。我市各级民族部门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分布构成、经济条件、子女入学等情况建立工作台账,认真落实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学生上学给予帮助和资助。对贫困少数民族家庭每年落实精准扶贫,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发文,提高城乡少数民族低保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其本人每月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增发保障金。市委统战部牵头,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设立“全市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光彩基金,支持全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是推进项目帮扶。各级民宗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扶致富项目。2014年至2018年,共争取中央和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84万元,扶持了民族村(组)建设和40多个少数民族致富项目发展,帮助带动700多户困难少数民族达到或超过了当地人均生活水平。武进城西回民村从一个昔日的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民族特色浓厚的新农村建设样板。

三、新形势下我市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事业深入发展,我市民族工作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的困难和问题:

(一)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就学压力逐年增大。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常州,其子女上学的需求与我市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愈发突出,其中不少流动务工人员中少数民族子女同样因不符合我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入学条件而面临无法在常州上学的困境。

(二)农村少数民族脱贫奔小康任务艰难。全市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已经达到或超过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但是,仍有一批少数民族家庭特别是地处溧阳、金坛老少边穷地区的家庭,由于家庭主要成员或病或残、受教育水平低、全家基本无劳动力,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日常生活主要靠低保兜底救助。据统计,这样的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目前全市仍有48户。现已有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开展六大扶贫行动,2020年能如期完成少数民族群众脱贫任务,但如何使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真正形成自身造血功能,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三)清真食品基本供应点、清真网点布局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由于我市有清真饮食习俗的本地少数民族群众较少,在我市经营清真餐饮经济效益不好,规模越大越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我市清真饭店少,清真网点大多是清真拉面店。在我市几大风景旅游区还没有清真饭店,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接待有清真饮食习俗的旅游商务团队的需求有所加大,但我市清真餐馆的接待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

(四)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中部门合力有待增强。在遇到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时,有些执法部门人员还存在不敢管、不会管、手软迁就等现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意识还有待增强,坚持依法办事,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该有哪个部门处理就由哪个部门处理,统战、民宗部门会积极配合。各部门必须依法管理,坚决制止影响民族团结的现象,维护民族团结良好形势。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县两级继续将民族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纳入各地普法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各级干部对少数民族工作特殊性、复杂性、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切实增强民族工作意识和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的责任心。

(二)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以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为载体,推进学校民族工作开展,以社区为平台,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氛围。

(三)进一步健全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政府各部门合力,主动适应少数民族的流入,进一步从政策和制度上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予以关注。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促进流动少数民族和常住人口享有同等待遇,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脱贫奔小康。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常州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克难攻坚,努力打胜我市少数民族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战。通过项目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六大”行动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收入水平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与全市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继续推进城西回民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争创更高水平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