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议案

发布日期:2020-05-19 访问次数: 字号:〖


从经济腾飞之初,常州的夜生活就跟着城市的成长热闹起来;但时至今日,“夜常州”似乎总是处在一个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对比周边其他一些城市,苏州的“观前街”、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东关街”等,似乎远没有它的白天来得蓬勃抢眼。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可以促进经济活动时间的延长、各个设施利用率提高、就业机会增多,有助于推动服务也的扩张、扩大消费、增加税源等,从而提高我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拓展游客的消费空间,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而我市的南大街商业体、莱蒙商业圈,目前人气严重不足;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夜间旅游专项调研》显示,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占比92.4%。夜间经济正受越来越多国内外城市的重视,目前城市人群60%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在夜间经济的繁荣景象下,外卖的订单也明显提升。但目前常州没有一个很好的“夜”文化的体现,我们要提振的夜间经济,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夜间娱乐,而是拉动内需的一个手段。和狭义的夜间消费相比,如今提及的夜间经济面对的人群更广泛,内容囊括了餐饮娱乐文化消费的各个层面,相对高端且最好要能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而钟楼区南大街、莱蒙是否能成为常州的夜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南大街就近于历史的开端青果巷,而莱蒙就近现代的文明吾悦。进一步说,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竞争新赛道,已经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以往注重单一消费业态的培育,而通过产业融合营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则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突破口;而我市夜间经济发展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难以吸引夜间消费群体。当下我市的夜间消费供给还有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夜间的文化消费,受制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建设不完善,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民更多侧重购物、餐饮等物质消费,对城市文化的消费和对城市历史、人文的关注较少。电影、音乐会、曲艺等文艺形式的夜间演出市场,还存在发育不足、交通不便、价格偏高等问题,夜间舞台与百姓需求仍相差较大。90后与00后成为夜间经济的消费主力,传统促销手段难以奏效,夜间经济需营销创新。

2、缺少科学规划,配套设施与服务落后。“夜间经济”作为我市当下推行的消费新业态,各项政策机制还不够建全,还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大部分夜间消费场所配套设施与服务相对落后,局部地段还存在交通拥挤、噪声污染、灯光污染、垃圾污染、扰民等问题,因而,需要把住宅密集区与夜间经济密集区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提升城市综合规划管理水平。

3、品牌建设不够丰富,宣传力度不足。目前我市承载夜间经济的网点比较分散,规模相对不大,特别缺乏能够吸引群众深度参与、体现城市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型综合性夜间经营场所,加上限时营业场所多、延时营业场所少,无法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一些群众习惯遵循传统生活方式,对繁荣发展夜经济缺乏足够的认识,参与夜生活夜消费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引导,发展夜经济的浓厚氛围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为更好推动我市夜间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打造夜间文化产品,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对夜间经济重点区域,合理放宽夜晚沿街面的市容管理,鼓励开展各类利用夜晚时间段的节庆会展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夜间打折让利活动。借鉴国外或国内大城市酒吧文化经验,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酒文化、美食文化、歌舞文化、竞技文化、养生文化等。鼓励发展老字号、品牌餐饮、时尚酒吧、精品购物等业态,开展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品牌创建,打造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经营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品牌和项目。如:推进印象常州灯会·青果巷民俗文化街区,打造极具我市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街区、龙城特色小吃夜市、酒吧休闲吧一条街、常州文化旅游长廊、打造高级音乐喷泉广场等。

2.建立管理机制,提升相关配套保障水平。成立全市层面的领导小组,协调督导夜间经济涉及的商业、城管、文化、环保、社区等各相关部门。将夜间经济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各部门明确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研究具体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统一部署、完善夜间交通服务,提高针对夜间经济的停车便利度,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列入夜间经济试点的区域的公共照明和装饰照明设施的非经营性用电可接入城市路灯网,城建、环保、电力部门要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检、消防等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

3.加强消费引导和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夜间文化产业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升级。先对一些特色开放式街区进行引导尝试,支持它们对软硬件设施进行改造,使之具备24小时开放的条件,以聚集人气,形成夜间消费的氛围。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打造出更多有特色、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夜间文化产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培育消费者夜间消费习惯。借助抖音、美团、今日头条等优势平台,打造夜间消费“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将夜间消费场所的特色、地址、停车位、服务时间等全方位信息呈现出来,方便夜间消费者和潜在消费群体进行消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常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