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全市企业股改上市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 2020-06-30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全市企业股改上市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年6月29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  恽东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配合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企业股改上市工作情况的报告”,5月下旬起,经济工委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协助下,先后召集部分拟股改企业、拟上市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以及辖市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政府职能部门等进行调研座谈,并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赴维尔利、中简科技参观考察,召开部分上市公司调研座谈会。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企业股改上市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把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唤醒企业家的资本意识,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裂变式发展。企业股改上市的意愿和动力显著增强,资本市场日益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一)支持企业股改上市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市政府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审视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加速有效创新资本形成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召开全市企业上市发展推进大会,启动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双百行动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市政府与上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地方金融监管局、上交所、常州高新区签订共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常州)基地协议,旗帜鲜明抓上市、促上市、助上市。市政府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频繁走访上市后备企业、中介机构和股权投资公司,协调解决企业股改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股改上市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想上市、议上市、争上市的浓厚氛围正在迅速形成。

(二)激励企业股改上市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2014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意见》《关于促进企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企业股改上市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募资融资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2014年至2017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兑现企业股改及上市融资奖励资金3.4亿元。今年新出台的《意见》结合资本市场改革动态、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和常州市情实际,对政策措施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增加了鼓励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引导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加速有效创新资本形成等相关内容,提高了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总规模1亿元的常州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于今年3月份正式设立,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对江苏斯威克、聚和新材料等项目的投资。

(三)资本市场的常州板块逐步扩容。市区两级政府通过政策激励、扶持培育以及绿色通道服务保障,积极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2016年至2019年,全市A股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分别达3家、12家、2家、3家,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股份制企业数量由2014年末的298家增加至7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由8家增加到10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由40家增加到64家,资本市场的“常州板块”逐步形成。截至5月底,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省第4位、全国设区市第19位,累计募集资金1015亿元,永安行、立华牧业分别为全国首家共享单车上市企业、全省首家畜牧业上市企业,天目湖旅游为全省首家上市旅游景区。上市公司的资本意识逐步增强,资本运作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2015年以来全市共有12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债券发行34次,实现直接融资122亿元;64家新三板企业完成发行98次、6.54亿股,募集资金34.93亿元。

(四)上市公司的功能作用有所彰显。借助于上市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以及资金、人才、项目的集聚效应,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财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提升。2019年,全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上缴所得税62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35%和1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5.1个、5.5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的数量,贡献了全市约10%的财政收入、约6%的工作岗位、约19%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2015至2018年首发上市的22家上市公司的跟踪,其上市当年、次年、次两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增长幅度分别达21.0%、6.3%和57.3%。上市公司积极实施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赋能产业发展,跑出了专精特新发展“加速度”。三年来,全市上市公司实施重大投资项目70个,投资总额518亿元,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招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二、企业股改上市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虽然我市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在政策支持和激励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市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稳步提升,但与苏锡宁等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上市公司数量、融资规模、发展后劲、社会资本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股改上市的工作基础有待夯实,人才队伍有待强化,制度机制有待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有待进一步打造。

一是后备企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上市后备企业以传统民营企业为主,很多企业存在开办时间早、历史遗留问题多、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改制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一些企业家小富即安,求稳怕乱,对资本市场认识不足,对股份制改造有可能导致的流动性困难、控股权降低心存疑虑。全市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较为迟缓,股份制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截止2019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重仅为1.76%,分别低于苏州、无锡、南京0.87个、1.15个、2.61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市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军型企业数量较少,在科教城、创新创业园等重要载体,企业上市尚未取得有效突破。在目前资本市场重点支持行业头部企业、支持硬核科技企业的背景下,我市后备企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全市仅有天合光能1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落后于苏州(10家)、无锡(4家)、南京(2家)。

二是股改上市的裂变效应还不够显著。上市公司在用足用好上市资源、灵活运用再融资手段募集资金、并购产业链优质项目、实施战略性市值管理、推动企业裂变式发展方面,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融资规模小、市值低、再融资意愿弱的情况在我市上市公司中相对比较普遍。到目前为止,全市64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015亿元,单个公司平均募资16.1亿元,上市以后实施过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公司债发行的企业数量不足四分之一,累计实现再融资610.10亿元。截止6月17日,全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值93.0亿元,市值中位数44.5亿元,分别低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62.1亿元、9.1亿元。市值最高的新城控股总市值达727.3亿元,大大低于无锡药明康德(1958.7亿元)、连云港恒瑞医药(4738.9亿元)、宿迁洋河股份(1604.8亿元)等省内知名上市企业。

三是推动股改的整体合力还有待强化。企业股改上市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到改制过程中税收、土地、房产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工商、环保、安全等合法合规问题的处理,还与上市募投项目落地、研发创新、并购重组、要素资源配置、产业链培育、重大项目招引等密切相关。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企业股改上市的目标考核和工作责任主要落实在辖市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主动参与、跟踪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未能充分发挥高位统筹协调的作用。市区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专业人才配备不足,人员力量普遍较弱,面对面与企业沟通交流、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专业指导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虽然2017年市政府文件明确要求设立专项资金贷款,大力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中介服务机构,但并没有得到相关机构的积极响应,企业股改过程中的融资难题依然比较突出,创新资本集聚和股权投资发展的短板也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四是扶持激励的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市股改上市财政激励政策主要侧重于股改、上市挂牌完成以后的固定奖励和税收地方贡献部分奖励,虽然科创板重点后备企业的相关奖励有所前移,但在真正“卡脖子”的股改阶段,大多数后备企业没有特别的扶持政策。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改制成本和现金流压力,承受改制后因市场、政策、环境变化而不能成功上市的风险,致使很多企业因为“账算不过来”而止步于此。对于企业改制过程中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和合法性问题,市区两级都是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予以协调处理,还没有在制度层面作出明确的设计和安排,也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对股改上市抱有观望心态。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企业股改上市工作考核奖励意见,但考核对象局限于辖市区板块,且对奖励资金的使用作出限制规定,缺乏对一线有功人员的直接奖励,所发挥的激励导向作用并不明显。

三、进一步推动企业股改上市的建议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步伐持续加快,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企业股改上市面临十分难得的政策“窗口期”。建议我市将企业股改上市作为推动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一个积极探索”的战略举措,凝聚各方共识,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制度体系,全力打造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常州板块”,真正使股改上市成为企业基业永青的“助推器”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制度体系。研究制订“上市公司募投项目资源配置指导意见”,比照外资项目招引优惠政策,在用地保障、行政审批、税费优惠等方面予以适度倾斜,统筹解决好上市企业未来发展空间问题,向全社会释放支持企业股改上市的鲜明信号。充分发挥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结合资本市场改革动向,动态调整成员名单,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一企一专班、一月一例会常态化工作机制,以组团式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破解上市途中的“拦路虎”。推动建立企业股改上市“政银担险”合作和风险共担机制,设计开发以“双百行动计划”为服务对象的改制专项贷(险)、科创上市培育贷(险)等新型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股改过程中的现金流压力。优化企业股改上市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对作出重要贡献的地区、部门、创新创业载体、中介组织、股权投资机构、有功人员以及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等,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

二是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本集聚。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完善企业股改上市政策性基金扶持体系,加大对苗圃基金、上市后备基金、产业并购基金的财政注资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积极推进基金小镇建设,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细化落实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引进头部证券公司和优质投资机构。充分发挥私募基金在价值发现、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资金加资源”的方式,加速企业的资本化进程。充分发挥国有股权投资基金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国有投资机构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基金市场化、专业化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加大对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社会资本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推动各类基金在助力企业上市、创新发展的同时,实现良好的资本增值回报。充分调动科教城、创新创业园区的积极性,加大对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促进更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成长性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三是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作用。引导上市企业将用好资本市场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化再融资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资金和市场优势,集聚各类优质资源,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国产替代加快的趋势,实施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境内外高技术企业的战略性并购,强化资本与科技、人才的对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加速融合。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健全公司治理规范,增强价值创造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回馈投资者的主动性,维护资本市场“常州板块”的形象和信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上市公司互动交流平台,构建政府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分析资本市场政策动态,分享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体会。支持上市公司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从资本市场获取发展新动能,当好经济转型的领头雁、动能转换的先行者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四是进一步强化管理监督服务。组织编印“企业股改上市政策指南和业务指引”,加强对资本市场发展导向、功能作用和地方扶持激励政策的解读,并就股份制改造、上市申报、辅导报会、板块选择、第三方机构选聘等后备企业关心的问题作出说明。坚持防风险、严监管、优服务多措并举,加强对拟上市企业、已上市企业的培训辅导和管理引导,帮助企业家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熟悉资本、擅用资本,督促企业敬畏法律,诚信发展。坚持“扶优”与“限劣”双管齐下,在倾斜政策资源支持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对风险企业和问题公司的监管,规避股权质押、财务造假、无序膨胀、对赌协议失败等相关风险。加强对券商、会所、律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常执业情况的跟踪监督和量化评价,建立中介机构执业档案和业绩通报制度,指导帮助上市后备企业选择诚信敬业、经验丰富、运作规范的中介机构,助推企业驶入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五是进一步加强金融人才培育。把企业股改上市团队培育放到重要位置,选强配优市区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强化专业人才力量配置,提高协调服务和管理指导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与股权投资机构、券商公司双向挂职交流工作机制,深化合作交流,强化资源对接,合力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工作。探索建立企业股改上市专家咨询制度,依托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股权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专业人才资源,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点对点的上门宣传和辅导咨询。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强、服务优、效率高、业绩好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上市企业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和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储备一批熟悉股改工作、擅长资本运作、精通金融业务的年轻化人才梯队,为更好地推动全市企业股改上市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审议时参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