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市教科文卫方面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 2021-08-30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市教科文卫方面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年8月25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宋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国、党组成员徐新民带领教科文卫工委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我市今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我市教育、科技、文广旅、卫健、体育、医疗保障等职能部门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带领我市教科文卫等职能部门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

(一)盯牢“现代化”和“高质量”的奋斗目标,教育部门聚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今年来教育部门在有序开展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并保障做好日常教学及中、高考顺利进行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各大要素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重点项目,加快学校资源建设;开展“新优质”学校风采展示等活动深入推进学校优质均衡,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立体推进“优才计划”、持续开展“名师导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打造职教高地,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研制全市中小学校园安全规划,明确重点工作工程,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二)落实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科技部门大力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新动力。今年来,科技部门积极开展“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组织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完善研发体系建设,龙城实验室筹建航向初定。强化科技人才服务能力,扎实推进高端人才引育专班工作。通过开放合作、科技金融结合、提升载体水平等方式促进前沿技术合作、创新人才生根、创业项目落地。牵头市人大常委会“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有序推进。

(三)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定位要求,文旅部门加快推进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度假区旅游。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文保单位的修缮、非遗的活化利用,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完成“常州三杰”纪念馆整体提升工程对外开放,新建3家秋白书苑,建设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常享游”,狠抓精品创作和惠民演出,有序推进文旅惠民工程。

(四)筑牢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的防线,卫健部门积极保障我市卫生健康和安全稳定。市卫健部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关键措施、坚持“内防反弹”经验做法,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力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强力推进民生实事重点建设项目,加强医院高品质内涵建设,加快优质资源提质扩容。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加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全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健康常州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满足群众高品质卫生健康需求。

(五)依托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体育部门努力推进各项体育工作落实落细。上半年,体育部门组织“行走大运河”“运动龙城大联赛”等各级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规范提升全民健身路径点、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服务,公益性开展慢病运动干预和青少年脊柱健康筛查,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惠民繁荣。以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为引领,安全推进各项训练工作,竞技体育基础进一步夯实。将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列入市年度重点改革项目,重点任务,“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上线,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体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严格落实办赛主体责任,成功承办了多项次全国、省级重大比赛,赛事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医保部门积极推进医保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做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全市统一医疗救助政策,扩面长期护理险,推进“常州市惠民保”商业医疗险,筑牢四道保障线,完善了政策体系化建设。加强源头管理,推进DRGs支付改革,开展常态化带量集采,完善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强化基金执法监管,加强基金使用效能化管理。率先实现医保转移“一网通办”,推进“15分钟服务圈建设”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优化医保经办便利化服务。强化信息化管理、清单目录规范管理、基金预算优化管理、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持续提升医保管理精细化水平。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对照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高标准使命要求,对标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目标任务,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到国际国内形势和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任务依然长期艰巨。去年督办“一号议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就提出要坚持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疾病防控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要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作,重点保障之一就是要加快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大楼的建设,切实增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但据了解,目前我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项目的绿化异地建设费、部分土地补偿安置费等费用还没有协调落实,恐将影响建设进程。

(二)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缺乏配套措施,校内课后服务长期良性运行存在较大困难。近期党中央出台“双减”政策,作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决策部署,把解决义务教育中最突出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过热的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我市自2019年全市就启动了校内课后服务。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工作报酬长期没有兑现。2021年春学期,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按每生每学期不超过200元的标准收取课后服务费用,收费本就不多,因学校向家长开具的是收费发票,扣除需缴纳的税金后用于课后服务支出的费用就更少了,这些都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立校内课后服务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新一轮疫情下我市旅游行业基本全部停摆,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自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旅游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极大的危机与挑战。随着疫情逐渐趋稳,特别是今年“五一”期间,我市旅游行业接待游客量普遍超过2019年同期,市场恢复一路向好。然而今年7月21日由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再度爆发。我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疫情管控措施,要求全市A级景区接纳人数均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或满额接纳人数的50%,取消或延期各类活动,暂停经营跨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服务,不得承接外地游客相关业务,严禁组团到中高风险地区出游,我市旅游行业基本全面停摆,且这轮疫情很可能还将影响今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市场。初步统计我市旅游行业本轮疫情中的经济损失:全市范围内32家A级景区,7月22日-8月4日期间同比7月1日-7月21日日均接待量平均下降76.6%,日均营业收入平均下降79%,预估7月22日-8月31日损失总计超2亿元;全市范围内50家旅游饭店,7月21日-30日期间同比2020年同期,店均总营收平均下降30.23%,店均客房收入下降25.89%,店均餐饮收入下降31.77%,店均会场收入下降36.23%,7月31日之后我市旅游饭店更是直接下滑到“冰点”;全市范围内39家旅行社,7月31日以来已取消旅游团7557个,涉及23万游客,退款金额逾5000万元。

(四)科技创新政策尚未全面兑现,重大平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年初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后,对“实施意见30条”“创新政策20条”进行了指标的细化和责任的分解。但是相关政策还没有宣传贯彻到位,创新政策知晓面、覆盖面还不够广,政策尚未全面兑现。申报平台开通后,企业的申报材料和申报等待期还不够简洁快捷,企业感受度还不高。龙城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明确,筹建方向初定,但是工作机制和资金还没有落实,影响启动进程。我市高能级的科创平台数量偏少,基础性研究力量偏弱,原创性和引领性创新能力偏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源头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建议

下半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坚定争先进位,聚集重点工作,强化薄弱环节,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积极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我市民生领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如体教结合、医养结合、体医融合、文旅融合等等,实实在在为民办了许多实事。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构建民生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加强资源整合、板块融合、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针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各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在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开发体育旅游线路产品、宣传推广体育旅游赛会、展会活动等方面积极作为,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提升体育旅游消费。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向纵深发展。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创新市级竞赛管理办法,拓宽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和活动平台,全力推进学校课余训练常态化。

(二)着力提升我市疫情防控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精准施策,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保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要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织密织牢防控网,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要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落实好绿化异地建设费、部分土地补偿安置费等资金问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保障我市检验检测能力有效提升。

(三)高标准对标“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对标中央意见,按照“校外严格治理、校内强化保障、优化教育生态”的工作思路,制定“双减”政策常州落地方案,明确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狠抓落实。要加快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学校基本全覆盖,有意愿参与课后服务学生全覆盖,并努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要加大对校内课后服务的财政保障力度。按照开展课后服务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的原则,各级政府财政的经费补助要首先到位。适时上调收费标准。同时建议由市财政部门统一明确,课后服务收费由原来的向家长开具收费发票改为开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保障校内课后服务高质量长效运行。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抓紧研究疫后旅游复苏对策,促进旅游市场消费升温,推动全市文化旅游健康发展。去年3月份我市已经及时拿出了比较成熟的《常州市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帮助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文旅企业渡过难关。考虑到新一轮疫情的冲击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建议市各相关部门尽快研究优化相关政策,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继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设立贴息补助专项资金,帮助文旅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继续多举措鼓励常州人游常州,激活本地旅游市场。继续推出“常州旅游消费券”,吸引更多全国各地游客来常旅游,积极拓展全国旅游市场份额,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五)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力增长,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提供有力支撑。要持续深化创新政策的宣传贯彻,推出便利化措施,扩大政策知晓度,加快政策兑现见效。要倾力引进和打造一批国内国际一流专业化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成效和引领示范效应。要加快推进龙城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明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完善评估和考核机制,搭建好实验室工作团队,抓紧落实启动资金,力争今年正式挂牌。要继续对标市人大常委会“一号议案”处理意见11条,抓好落实办理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提供科技支撑,助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