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6月1日起施行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日期: 2024-04-17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4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许德锋主持。驻常省级以上媒体及我市有关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许玲介绍了《条例》制定过程和特色亮点,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杨继洪、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程伟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条例》已由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经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是全国首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市自2015年获得立法权以来,首部市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实体地方性法规。《条例》共六章五十四条,以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为目标,明确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新能源产业链建设的要素支持、全面推动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全面系统构建了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答记者问实录

新华网记者:

请问经济工委杨主任,常州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台《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条例实施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继洪:

我市制定《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我们制定条例,正是把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生动的常州实践,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服务保障全市工作大局。去年新春之后首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对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进行全面部署。今年新春之后首个工作日,我市召开“万亿之城再出发”动员大会,聚焦“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进行动员部署。在此背景下,以立法形式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转换为法言法语,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为新能源之都建设保驾护航、为“万亿之城再出发”提供保障,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三是发挥导向引领作用。当前,国内各城市间的新能源产业竞争愈加激烈,在下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实现产业发展下半程的“领跑”,就必须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强制度供给,从体制机制上巩固先发优势和成果,破除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条例的制定出台,能够进一步发挥正确的导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主动调整,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新华日报记者:

《条例》作为全国首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请问许局长,市工信局该如何落实条例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许程伟:

市工信局将落实条例要求,从新能源产业体系构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在产业体系构建方面,配合市发改委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产业布局、发展方向、重点工程和推进机制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产业基础数据库,动态掌握新能源产业和企业发展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企业雁阵梯度培育机制,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实施新能源产业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支持和促进品牌培育、发展和壮大;配合市商务局编制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推进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会同市科技局定期发布新能源产业基础领域技术攻关指南,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配合市人社局、教育局建立与本市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能源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在推广应用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定期更新新能源产品示范应用清单,指导有关方面加强新能源在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指导新能源集团建立全市统一的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平台,实现数据服务、运行分析、安全管理等功能;配合市发改委编制含农村地区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氢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使用环境,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常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去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其中新能源产业贡献突出。请问工信局许局长,常州新能源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许程伟:

2023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常州实际,围绕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这一历史使命,统筹谋划抢占风口领跑新能源产业赛道,新能源之都品牌愈发响亮。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1亿元,整车产量67.8万辆,全省占比70%,实现同比增长97.3%;产业集聚度全国第4,投资热度全国第1;新能源整车见车率、充电见桩率、光伏见板率迅速攀升,让我市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今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元年。市委、市政府将“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作为全年工作主题,从工信的角度而言,就是要以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引领,瞄准新型工业化方向,加快构建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的“1028”产业体系,以“新”促“新”、“新新”向荣,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设定了两步走的新目标:就是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领域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要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发储送用网”环节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提高,公共领域率先实现全覆盖,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真正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