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天宁区人大“三管齐下”助力“两大新城”建设
发布日期:2016-01-25

天宁区人大“三管齐下”助力“两大新城”建设

 

       近日,天宁区召开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我区“两大新城”建设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凤凰新城和天宁新城建设在市区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下,紧紧围绕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现代化新城目标,坚持品质品位、高新高效、新城新貌的要求,拉开建设框架、塑造主体功能、完善功能配套、形成整体形象,目前“两大新城”形态初显、功能初齐、产业初具,“三年成势”的阶段目标基本完成,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品质之区奠定了基础。
       针对“两大新城”建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功能驱动,形成新城、老城同步发展。区政府要将新城作为新的城市功能区,引导其有效参与到老城的功能调整和空间拓展中,使老城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城市功能的疏散与新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刺激城市要素在新城的快速形成,逐步实现与老城功能互补,使新城建设与老城的更新改造、提升发展同步进行,实现新城建设与老城的同步发展,推进全区实现功能的优化提升和转型发展。
       二、产业支撑,形成新城、产业融合发展。新城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依赖产业革新,推动新城与产业的共同升级,实现产业、城市与民生的融合。区政府要坚持产业带动,有计划地着力培植核心产业,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能够持续支撑新城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产业重点上,要根据新城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的发展区域,突出特色分明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方向,找准主攻方向,重点扶持1-2个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突出重大项目带动,依托1-2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和壮大发展,辐射拉动新城产业发展。
       三、文化融入,形成新城、文化的互动发展。新城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区政府要重视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避免“千城一面”的新城建设,特别是加大东经120、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力度;要在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文化项目、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区域内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
                                   

                                                                                                                                                                                                         (沈默)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