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充分发挥台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
发布日期: 2009-01-14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游离于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为构建两岸和平统一开启了新的征程。多年来,随着两岸民间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彼此都不同程度获得了双赢。特别是今年“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大选中的溃败,岛内“新政”施行后,推出的新政举措,给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带来了新的曙光。在大好形势面前,如何紧抓机遇,根据中央关于对台工作的统一部署,因势利导,深层次做好对台工作,发挥台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从中受到了启发。现就此课题作一探讨。

  一、台商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开放,给海峡两岸的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使两岸同胞在长达38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员的往来也随着各项交流与合作而与日俱增。台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始活跃于两岸之间。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7年9月,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超过5万家,有7.3万个项目,台商直接投资达445.8亿美元,在大陆的台商达100万人左右。大批台企入驻大陆,一方面促进了岛内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为激活大陆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磨合,大多数台商认同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反对台湾独立,希望两岸关系能够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他们在把自己看作是“台湾人”的同时,也把现在的投资或居住地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着官方人士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两岸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和通道。

  (一)两岸政治稳定剂的作用。当前,广大台商身在祖国大陆,他们的利益在大陆,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也在大陆。他们看到祖国大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反观岛内乱象不断、纷争四起的台湾政坛,振兴乏术、日渐低迷的岛内经济,在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最希望两岸之间能够和平共处,担心重蹈内战复辙。在先前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两岸关系长期紧张、僵持的严峻现实面前,他们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以及在两岸交流与合作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在岛内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出现了逆政治形势而上的“经济热”势头,这离不开在祖国大陆台商的特殊作用,他们还在“戒急用忍”的失效、“南进”政策的夭折、台湾大选的成功和周末包机、开辟对台旅游专线等重大时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对“一个中国”原则认同者多、抵触者少,对“一国两制”关心者多、诋毁者少,对祖国和平统一赞成者多、反对者少,客观上起到了“以经促政”的作用。

  (二)两岸经济粘合剂的作用。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已经20余年,随着大陆对台各项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台商投资的软环境日益改善。使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获得了利益的回报,也为台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赢得了广阔的空间。最先行来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收益在岛内起到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台商们主动在岛内传播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台引台”,把更多想要谋求发展的台湾企业介绍到祖国大陆来。如今,良好的经营状况和丰厚的利益回报,使台商们的投资理念趋于理性化和长期化,打算在祖国大陆长期扎根的台商越来越多。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不断增加,海峡两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更加紧密,在客观上已经将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紧紧地粘合在了一起,为两岸交流合作、实现双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两岸交流润滑剂的作用。广大台商投资大陆,他们不仅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也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习俗,还促使他们的亲人、朋友不断往来于两岸之间。广大台商身在大陆,也亲身感受了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会通过各种途径传至台湾岛内,这些台商自然成为了大陆在台湾直接的“宣传机”和“扬声器”。随着两岸相互了解的逐步加深,感情也随之增进,也进一步增强了台胞对祖国大陆的亲近感。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深深扎根于祖国大陆,他们不仅在大陆购房置家业,还把子女带到大陆就学就业,促进了两岸的互通互融,增强了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随着两岸民间交流范围的扩大、层次的提升、影响的深远,也成为台湾当局作决策、谋未来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因素,“以民促官”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台商助推海峡两岸经济和社会发展

  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二十多年,正是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台资企业凭借大陆的优良条件,自身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苏州、南通等地建设发展中,台资企业作出的贡献不可低估。因为利用外资得到迅速发展的苏州市,台资企业投资额占到了外资比重的60%以上,台资企业税收也占到外企税收的60%之多,昆山市也因此被送进了全国百强县第一的位置。

  (一)我市利用台资基本情况

  自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常州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052家,投资总额45.8亿美元,协议台资29.8亿美元,注册资金28.3亿美元。其中:现正常运行的台资企业466家,投资总额31.13亿美元,协议台资19.23亿美元,注册资金9.6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47亿美元。行业遍及农业、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商贸、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投资规模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150个。列前5位的台资企业分别是台湾华新丽华、常州亚能热电、永祺车业、常州晋美光电、江苏阳光食品城。就台商投资的主要特点来分析:一是投资项目趋大、趋精。由开始平均108万美元的投资规模到现在的平均上千万、亿万美元的投资规模,翻了近10多倍;二是投资向宽领域、结构趋合理的方向发展。目前,台资企业一、二、三产所占比例分别为7.32%、81%、10.74%;三是台商做大做强的积极性提高,增资扩股势头强劲。如大茂车灯已由最初的90万美元增资到6000万美元,亚能热电由2900万美元增资到9000万美元,永祺车业已将在深圳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了常州。四是一批有声望的龙头企业在常落户。如光宝集团(今年7月6日,全球知名的高科技电子产业企业,投资6亿美元的光宝华东营运中心在常州武进高新区奠基)、华新丽华集团等台湾大财团落户常州,不仅提升了我市的电子、钢铁等行业的品位,而且必将吸引一批有关联度的企业来常投资兴业。

  (二)我市利用台资、发挥台商作用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台资企业在常州的发展和作出的贡献份额已越来越为政府各级部门所认识。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加大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有关对台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从组织上、制度上、工作机制上着力为台资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提高为台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台商在常增资扩股的积极性,为两岸经济的发展和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奠定了基础。

  1.重视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学习宣传。《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以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针对性的学习宣传活动,在提高自身认知度的基础上,面向台商和台胞、台属,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宣传,同时还请在常投资成功的台商现身说法,对依法贯彻实施《保护法》进行示范引导,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宣传效果。

  2.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台胞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一是认真落实“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规定。台商企业在享受其他企业各项服务政策的同时,工商、税务、海关等涉台部门还制定了服务台商的工作机制,依法保护台商的合法权益。此外,市政府还对全市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集中减免了涉台企业的相关收费。二是建立市长台商接待日制度,定期与台商进行接触、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有效发挥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作用,为台商的生产、生活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帮助。四是通过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座谈、联谊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台商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为台商在常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依法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依法维权作为贯彻落实《保护法》的重要环节,努力推进维权工作的开展。一是充分发挥全市对台领导小组、台协会顾问单位和各辖市区台办的作用,明确了首问负责、领导挂帅、专人跟踪、横向联络等制度,并做到办事速度、工作态度和协调力度的“三个到位”。二是建立了台商投诉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为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搭建了新的平台。

  4.充分发挥台商人脉丰沛的带动效应。做台湾人民的工作,重要的是要广泛接触台湾各界人士,广交台湾各界朋友。台商是在特殊历史时期承载着特殊使命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台湾有着丰沛的人脉关系,他们的亲友遍及台湾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我市政府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台商搭桥与台湾党派取得联系,新党主席、国民党副主席和多个中常委来常访问;通过台商搭桥与台湾民意代表取得联系,近年来有20多位民意代表来常交流;通过台商搭桥与台湾县市级政府官员取得联系,台北市副市长、南投县副县长等先后组团来常考察;通过台商搭桥与台湾工商界取得联系,台湾工业总会、电电公会、工商建研会等重要工商团体把常州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台商搭桥,我市与台湾的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农业、妇女等领域都建立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台商的人脉关系,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范围,拓展了我们的工作领域,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落到了实处。

  三、为台商服务任重道远

  (一)我市在吸引利用台资、创优发展环境、为台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和吸引利用台资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对台经贸交流、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投资环境、依法维护台商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两岸和平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我们的工作还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1.引资力度不够。一是对台湾产业转移和台资流动缺乏全面深入的掌握。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台湾产业转移和台资流动也出现了新的动向。但我们对这一变化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针对性招商措施,承接大项目、新产业的前期基础工作准备不足,缺乏配套性政策措施。二是宣传入岛整体推介欠缺。利用岛内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进行整体推介的力度不大,选择台湾工商界关注的主流媒体进行大容量、连续性、有效性宣传不够。同时,目前的宣传也多以赠送书面材料为主,介绍简单,在推介自身投资环境时对结合周边环境、周边产业基础配套、周边市场容量等综合优势的宣传不够。三是对台招商队伍力量薄弱。在现有的对台招商队伍中,具有专业素质,特别是精通两岸经济法律实务的专业人才缺乏,降低了招商的有效性。四是对台招商手段不活。目前,我市有关大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主动与台湾大企业、上市公司及行业工会联系不够;以企业为招商主体,组织专业团组赴台招商、参展不够;以重点项目为突破点,抓好重点项目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市场链招商,吸引台湾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来常投资不够;重招商,轻服务,重完成招商指标,轻招商质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一定范围内,伤害了两地人民的感情。

  2.发展环境不优。一是诚信、优质、高效、低成本、全天候服务不够。虽然我市整个投资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有时政府的承诺不能落实;仍有一些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存在重收费、轻服务,重罚款、忽视教育和引导的现象;少数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甚至依然存在衙门作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台商经营和增资扩股的积极性。二是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形成瓶颈。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大环境的影响,台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土地、资金、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但关心的部门少。三是对台商尊重不够,有些部门对台商缺乏感情,潜意识里看不起台商。

  (二)进一步发挥台商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台工作,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党的十七大又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台商经常活跃于两岸之间,是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以经促政”的重要载体,在和平统一上有着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做好他们的工作对于进一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这是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一切对台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政方针。首先,要强化政策宣传,出台务实配套措施,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氛围,强化认识,使这一大政方针政深植于心、体现于行。其次,要扎实推进《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台湾同胞投资的法律。贯彻实施这部法律不仅是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政治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密切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保证。认真贯彻实施这部法律,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着眼大局,细化措施,强化责任,不断加强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的面,加深宣传的度,从而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台部门贯彻落实这部法律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自觉性,在全市真正形成重视台商、服务台商、发展对台经济的良好氛围,把法律规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台商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他们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的自觉性。

  2.把握机遇,不断深化常台经济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国、亲等政党对大陆的成功访问,以及大陆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大陆对台商的吸引力,台商投资大陆必然掀起新的高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积极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认真研究台资流动的特点和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产业领域,针对农业和服务业这两个新兴领域,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鼓励和激励的政策措施,进行重点招商,并在强化对台宣传、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举措等方面作进一步努力,形成更为强劲的对台招商攻势,争取在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更大的跨越。当前,在世界经济低迷,国内宏观调控机制趋紧,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的困境形势下,我们要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帮助台资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让利的空间决定于招商的力度,政策的执行力也决定着安商的程度。要重点解决久拖不决的土地等纠纷案件,以全方位的服务着力提高台企的营运能力和成活力。以我们的诚信、守则,加强与在常台商的感情联络,为他们在常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增强他们在常增资扩股、做大做强的信心。真正做到,帮助一批台商,感召一帮台湾人。

  3.多措并举,有效改善台商的投资环境。一要针对我市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广泛听取台商和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制定我市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使这两部法律、法规从原则走向具体,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权益真正落到实处。二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所有涉台部门都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各自设立本部门的台商办事绿色通道,对涉及台商和台资企业的相关事务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重点台资项目引进,要提供“快车道”服务,从快、从优、从简办理;加强政策咨询服务,通过举办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和专业讲座等方式,为台商提供政策信息宣传与服务,尤其是涉及重要政策规章的出台或调整,要及时向台商做好宣传工作。三要进一步关心台商的生活情况,在居住、文化娱乐、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作出妥善安排,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四要进一步了解台商的所思所想,对那些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靠得住、群众基础好、威信高的台商,可积极探索途径,在政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以进一步发挥他们在“以台引台”“以台引外”和做台湾人民工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五要进一步重视关心台协会,既要按照《台资企业协会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更要在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指导、经济上支持、人员上落实。六要深刻认识台商群体的复杂性,要采取各项有效应对的措施,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全面把握对台工作的新动向。

  4.加大力度,依法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第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有关部门对台资企业的检查制度,做到“服务在前,处罚在后”。对初次违规的台商和企业,要向其讲清规定,在处罚时应体现“适当放宽”的原则。第二,要强化台商投诉的协调力度。要创新协调处理办法,加大处理力度,提高台商投诉案件的办结率,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做好台商工作,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台商这一特殊的群体,深层次、广覆盖地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两岸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诸多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交往,以我们的深情厚意逐步消除两岸同胞的隔阂,积累共识,和衷共济,共同为祖国繁荣统一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课题组负责人:赵忠和郭兴中周亚瑜

  课题组成员:顾加明 李文 邹建玉 马少华 马丙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