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09-12-25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常州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课题组

 

常州地处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温和湿润,气候宜人,土地类别多样,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越。全市以平原圩区为主,山水兼备,平原圩区、丘陵山区和江湖河塘水面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58.4%23.5%18.1%,现有耕地242.7万亩。近年来,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两个率先”的总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大力构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实施农业功能、结构、布局、经营方式和目标市场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至200812月,我市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 元,其中农业收入 元,占总收入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我市的农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在逐渐缩小,但我市仍有  多万纯农业户,经营着240多万亩耕地,如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关系到我市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我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主要成效和做法

现代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规模发展、集中开发,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创新机制、富裕农民”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配套、突出项目带动、狠抓重点推进,积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全市现有高效种植业面积78.55万亩、高效渔业面积 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至20095月底,全市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7%94.8%91%92.9%

一是精心组织,着力推进。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高效农业的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双百万亩工程(百万亩标准粮田、百万亩高效农业)”建设纳入全市50项重点工程,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百万亩高效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与政策措施。在财政重点专项资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土地规模流转、农业贷款担保、用电用地等出台六条新举措。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市农林局专门成立局“双百万亩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百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办公室。金坛市按照“聚焦特色、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规模”的要求,组织实施“10333”工程,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新发展高效农业10万亩、设施农业3万亩,推进3个特色产业发展;溧阳市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纳入“经济、民生、环境”方面重点推进的30项工作;武进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区高效设施农业的意见》,对40个高效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新北区修编了《新北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将千亩农业园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增强示范和导向作用;天宁、钟楼、戚墅堰等地也都加大了高效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建设力度。

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今年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数量多,项目的单体规模比往年更大,特别是园区建设项目明显增多。今年全市共申报市级高效设施农业重点项目116个,总投资5.32亿元,其中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规模1000亩以上的项目有6个。武进区今年重点建设了邹区文昌设施蔬菜产业园、江南花卉产业园、寨桥设施渔业产业园等4个千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其中江南花卉产业园由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江南花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融资5000万元建设资金。溧阳市重点建设了溧城镇大林村、别桥西庄村等500亩以上高效设施示范基地8个;金坛市重点建设了朱林镇无节水芹生产基地、洮西黄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新北区新发展了春海园艺有限公司鲜切花生产基地等。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各地在建和扩建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达95个。

三是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优质稻米、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生猪等510亿元以上规模产业实现年总产值74.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7.7万亩,其中洮滆平原17.5万亩,占全市的63%;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渔业规模养殖32万亩,占总面积的64%;金溧丘陵山区茶叶种植10.5万亩,占全市的94%;金坛西部已集聚7个万头猪场和3个百万羽养禽场,带动了一批规模养殖户,形成了新兴的畜禽养殖发展带。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洮滆平原花木、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特种水产、武进东部时令水果、金溧丘陵山区特色茶果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五大产业带区。“一村一品”特色明显,呈现出企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特点,全市已形成“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20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8.6%,专业特色镇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23.1%。“一村一品”村从事主导产业专业生产的农户数达10.32万户,2008年,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12831元,超过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47元。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我市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产学研对接和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市认定了42个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1家市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建钢架大棚1万亩,智能温室500亩,我市智能温室面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设施农业示范区内遮阳网、防虫网、避雨设施、微滴灌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在畜禽规模养殖领域,母猪限位栏养、家禽全自动孵化、畜禽粪便及污水处理等新技术得到了更广应用;在特色水产发展领域,微孔增氧养殖、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等池塘养殖新技术多点推广,设施渔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和设施装备的推广应用,有力提升了高效设施农业的效益。调查表明,目前我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高的能达到10000元左右,高档智能温室的每平方米效益则能达到1000元以上,溧阳天目湖亳上千亩草莓基地亩效益已达8000元以上,金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千亩无节水芹基地亩产效益在8000-10000元,溧阳市社渚镇的2万亩特色水产基地通过引进太湖1号青虾品种和推广混套养技术,今年上半年仅套养的青虾亩均增效达1000元以上。

五是着力提升市场化程度。目前我市已建成粮油、果蔬、水产、花卉苗木等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60多家,全年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超过240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额超过190亿元,占成交总额的大半以上。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农产品市场有近2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01家,带动农户15万户,约占全市总农户数的20%,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夏溪花木市场两大规模农产品市场成交额比去年同期有显著的增长。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等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生产比重达到了80%

二、我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现代高效农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信贷资金的支持是关键。当前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瓶颈,农民农业生产贷款很难得到满足,农民和农业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一般对于农民数额较大的贷款都要求有相应的抵押物,但是在农村,由于农民对土地仅有使用权而无处置权而无法抵押,对于农民的房屋来说,作为“小产权房”,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也没有作为抵押物的功能,所以,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物,这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农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缺乏金融的支持是影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农业风险控制机制有待完善。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财政资金进行灾害救济为主、农业保险为辅的方式;农业风险的信息和数据库分散,互联互通程度低,信息工作重采集、轻分析,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农业经营中各市场主体之间未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没有有效形成;农业保险严重滞后,农业保险保费和险种呈下降趋势,农业巨灾损失保险机制还未真正建立。我省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我市积极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一是实施面比较窄,仅在武进和新北初步实施;二是高效设施农业定损理赔比较复杂;三是开设险种不够丰富,覆盖面不广。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只保设施本身,对作物的保险尚未开设,而经营户普遍认为一旦发生险情,作物的损失比设施更大,作物参保更为重要,如果作物本身并不在保险范围内,参保不合算。另外,我省目前明确的其他种植、养殖业参保品种不多,选择余地不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土地流转的困难制约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要求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而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正在逐渐降低,农民和基层组织的流转意愿较强,据市统计局调查显示,在抽样的400户中有222户愿意自己的承包地进行流转,占调查总体的55.5%;不愿意的有178户,占调查总体的44.5%。对于土地经营规模化发展,400户中有340户表示赞成,占调查总体的比重达85%;在372个行政村中有360个表示赞同,比重高达85%。从武进区土地流转平台反映,20092月至8月半年时间,意愿转出土地的信息有89条,而转入的信息仅32条。尽管流转的意愿比较强,但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涉及的农户多,每个农户的想法不一致,协调难度大;二是租赁金与农民自种收益有差距,特别是专业蔬菜地、蚕桑地等经济作物,农民不愿流转;三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转入的业主不愿支付过高的租金,这种差异导致土地流转很难成功,从而影响了经营规模的扩大。

四是农业人才缺乏。现代高效农业是建立在高层次管理和高科技基础之上的,这些离不开农业管理和科技人才。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农业就意味着脏又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农业工作,导致农村管理和科技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制约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五是发展不够平衡。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撑。我市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为主地区及茅山老区,由于本地资本的缺乏,思路又不够开放,缺乏招商引资的有效方法,难以吸引外来资金的进入,导致本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三、进一步发展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的思考

1、加强对高效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服务。首先政府要结合本地的环境资源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全面开展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规划,并切实推进规划的实施。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分析,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广大农民和经营者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很难对相关市场有全面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政府帮助和支持。尤其是特色农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对功能单一、市场单一、出口依存度高、储运保鲜困难、加工水平低的特色农产品,尤其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指导,避免因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再次,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我市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搭建平台,扩大本地品牌的影响。

2、加强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政策和金融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强高效农业抵御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创新信贷支农机制,搭建信贷支农平台,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加快推进扶持高效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确立农业保险为政策性法定保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维护农业保险公司的权益,保障其正常运转;扩大理赔范围,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参保的积极性,减低农业经营的风险。

3、创新高效农业的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引资、融资渠道,积极引进民间、工商资本和外资,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农业开发,促成相关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龙头、休闲农业的亮点、高效农业的样板、农民增收的典范”。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较成功的高效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主要是“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如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晨风集团与农户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4、健全流转机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规模经营形式,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转包、租赁、转让、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转移。

5、积极推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人才向农村集聚。要引导人才到农村扎根,鼓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创业,鼓励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贫,为农业产业调整输入更强劲的科学和管理力量。同时帮助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造血功能,让他们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要加大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他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意识和水平。

6、努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在我市的均衡发展。必须认真研究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为主地区和茅山老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政策措施。首先,要把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为主地区和茅山老区的高效农业项目列入财政扶持的重点范围,并适当降低扶持评定条件。其次,要积极破解市级财政继续扶持金坛、溧阳的体制障碍。第三,要切实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为主地区和茅山老区的农业招商和吸引“三资”工作,千方百计促进这些地区的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