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本级2009年城建计划执行和2010年城建计划及资金安排情况汇报 |
||||||||||
|
||||||||||
一、2009年城市建设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我市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城市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基本完成了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体体现在: 在对外交通项目上,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宁杭城铁率先在全线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西绕城高速、泰州长江通道南接线、常州客运中心、戚墅堰货场搬迁、航道四改三整治等工程加快推进,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要求;全面开工建设机场改扩建工程和104国道溧阳西段、S241金坛北段等一批国省公路;建成录安洲港区夹江码头和一批地方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7公里。 在城市交通项目上,东方西路、清潭路、吊桥路等一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中吴大道城市化改造、飞龙东路改造等重大骨架性道路完成基础施工,具备通车条件;青洋路高架、城际铁路配套道路、东经120路、东大门建设工程等达到年内预定进度要求。 在生态环境项目上,全面完成城乡绿化八大工程、市河整治、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其中城乡八大绿化工程新增绿地2500多公顷,超额完成计划的55.3%;“三河三园”景观建设工程基本建成,正在进一步提升,预计3月底全面完成。 在公用事业项目上,建成快速公交2号线、江边污水厂扩建、城北污水厂提标改造、魏村水厂续建等一批重点公用事业项目,城市防洪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正逐步启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和供水、供气管网,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在民生建设项目上,全面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完成签约近5000户,市区廉租房扩面保障近2000户,并试点公共租屋保障方式,市区住房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小区停车场建设工程,新增小区泊位6800个;完成老小区整治65万平方米;完成10家菜市场提升改造工作,累计完成65家,预计2010年全面完成。 在社会事业项目上,全面完成大剧院建设工程和奥体会展中心相关配套工程,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工程接近尾声;全面启动城铁北广场周边地块拆迁工作,戚区站北广场周边区域和中吴大道两侧地块改造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从投资完成情况看,去年市本级完成投资约200亿元,比2008年投资增加约25%,其中市交通局完成约62亿元,市建设局完成约107亿元。从融资情况看,由于去年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再加上新增青洋路高架建设、城际北广场周边地块开发等项目,我市加大了城建融资的力度。按照年初计划,去年市建设局计划融资108亿元,实际落实资金约220亿元;市交通局计划融资49亿元,实际落实88亿元;市房管局落实资金约30亿,加上水利局、体育局、人防办的融资,去年六大投资平台落实资金约34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极大地减轻了今年城建融资的压力。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活土地市场,去年中心城区出让土地合同总额89.24亿元,净收益达20多亿元,为城建资金的安全运转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2010年城市建设项目安排计划 今年市政府在安排城市建设项目计划时,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计划和本轮城市建设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决战之年,对照计划目标和要求,城市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必须全力推进城市建设,这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和城建三年计划十分关键,意义重大,也将为谋划好“十二五”计划和新一轮城建三年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今年是我市举办各类重大活动最多的一年,除每年一次的科技经贸洽谈会、国际动漫艺术周等活动外,还将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中国月季花展等活动,可以说今年是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示之年,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扩大常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三是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依然相对宽松,这是城市建设的利好和机遇,但从当前政策变化的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间,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必须抢抓当前机遇,趁势而上,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尽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于以上考虑,今年市政府安排年内60项重点工程(工作)时,明确了涉及经济、民生、环境等方面共22大类的城市建设项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交通项目 继续实施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航道、港口等方面的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新开一批项目,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体系,提升我市区位优势。 1.铁路站场及配套项目续建工程。配合抓好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宁杭城铁正线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与其相配套的京沪高铁常州站、常州客运中心及综合配套系统、沪宁城际戚墅堰站及场站周边配套道路以及戚墅堰货场搬迁等工程建设,确保相关配套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2.机场改扩建及配套道路工程。按4E级标准改扩建常州机场,配套建设沪宁高速至机场专用线和机场至丹阳连接线,对龙城大道(龙江路至机场段)进行城市化改造,提升机场的对外辐射和集聚能力。 3.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重点抓好西绕城高速及武南路互通、泰州长江大道南接线等续建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苏锡常南部高速常州段工程,加快推进常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 4.干线公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104国道溧阳西段扩建、241省道(丹阳至340省道)改建、239省道(奔牛至昆仑转盘)路面改造、运河路(德胜河至239省道)改造等工程建设,逐步启动东大门区域性交通干道建设,同时改造一批农村公路和农桥,进一步完善市域范围内交通路网。 5.航道港口建设工程。继续加快推进苏南运河西段、锡溧漕河、芜申线、丹金溧漕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和录安洲港区建设工程,发挥我市航道优势,提升水运能力。 (二)城市道路项目 完善城市高架快速环路,打通、拓宽放射道路以及断头路、瓶颈路,进一步加密城市路网,提升路网交通承载力,初步形成支撑城市交通的道路骨架网络。 1.城市骨架道路完善工程。继续推进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城市化改造、东经120路等续建工程,开工建设龙锦路延伸、劳动西路延伸、玉龙路运河桥、中吴大道东延、棕榈路西段等工程,以道路带动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2.城市路网完善工程。主要抓好红梅南路南段、晋陵南路南段、劳动东路东段、清潭路西延、梧桐路东段、白云南路等一批道路,结合东大门建设抓好富民路、东城路延伸、华丰路等工程,配合地块开发实施一批配套道路,改善路网级配,提高通行能力。 (三)城市环境项目 围绕第十七届省运会的召开,实施一批绿化、市容、景观等整治和建设项目,重点抓好公园绿地、道口绿化、道路绿化、围墙绿化、垂直绿化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和主要道路市容环境整治、沪宁城际铁路沿线绿化和环境整治、“一路两区”景观照明、“三河三园”景观续建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全面展示城市现代化水平。 (四)公用事业项目 继续以提高城市安全高效运行水平为目标,重点实施一批公交、供水、供气、排水、环卫、防洪等项目,主要抓好公交优先工程、魏村水厂取水口移址工程、常武供水联网工程、江边污水厂三期、污水截流工程、城市燃气扩容工程、工业固废安全填埋场一期、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一期、城市防洪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承载能力。 (五)民生保障项目 继续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实行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推进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加快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深入开展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和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菜市场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六)社会事业项目 突出抓好历史文化保护和旧城改造工作,重点推进青果巷历史街区修缮整治和城际北广场周边地块改造,挖掘文化内涵,改善城市形象。 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和融资情况,将适时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安排一批后续项目进行建设,如启动实施大明路北段、新堂北路延伸、丽华路等城市骨架道路工程,兴东路、大仓路—芦墅路、桃园路、泡桐路、光华路等一批路网完善工程,桃园绿地二期、广化桥绿地等绿化项目,以及历史建筑修缮保护项目。 三、2010年城建项目资金安排计划 根据目前已经排定的项目,除专业管线单位自筹一部分资金外,今年预计城市建设实际需要资金将达258.3亿元(含工程建设投资和相关投资平台年内需还本付息资金),比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建设局约135亿元,交通局需资金约79亿元,房管局需资金约36亿元,水利局需资金约3.4亿元,体育局需资金约3.5亿元,人防办需资金约1.4亿元。今年资金的筹资渠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争取一批交通项目列入部、省计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年内市交通局将确保部、省对交通项目的支持资金不少于15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环境基础设施工程、住房保障项目的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与各类银行的沟通和联系,利用新增项目,探索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融资,并加快与银行融资合作的洽谈步伐,市建设局、交通局、房管局等部门年内争取落实资金150多亿元,同时加大已落实资金的到位力度。 三是在确保去年结转的BT、BOT项目其余40亿元资金全部到位的基础上,继续与有实力、有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洽谈,争取通过BT、BOT等模式再落实资金30亿元。 四是在总结过去城建企业债券成功发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与省、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加快做好新一轮城建企业债券相关发行手续的办理工作,争取落实资金25亿元。 五是通过加大土地经营,充分显化土地价值,年内争取落实资金约25亿元。 目前各部门正抓住当前仍然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机遇,通过不同方式加快与相关银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洽谈,并取得积极进展,部分已经签约或形成意向性合作协议。同时进一步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争取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年的城建融资任务,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城市建设各项任务提供资金保障。 从今年的融资方式来看,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市解决城建资金的主要渠道。而目前银行贷款的保证方式基本上都是采取依托政府信用模式进行的,因此今年的项目贷款仍需政府和人大分别出具承诺和批复。为确保今年城建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在此报请市人大对我市年内将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融资给予审批。 四、加强城建项目融资管理的措施 据统计,到2009年底,我市城市建设资金由政府承担的银行负债规模约260亿元,从我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财力增长幅度看,总体上说仍在政府财力可控范围内。为进一步加强融资管理,防范债务风险,下一步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一是根据政府的财力状况,认真分析政府的负债能力,严格控制城建负债规模,一旦发现负债超出政府的承受能力,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并迅速研究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定期加强对城建债务结构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债务结构,改善贷款品种、贷款期限配置,做到短期、中期、长期债务的有效结合,减轻政府短期还债的压力,确保资金有效运转。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建债务风险资金的管理,根据政府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城建债务风险资金,自2007年我市建立城建债务风险资金以来,至去年底,我市城建债务风险资金已达到20亿元左右,增强了政府的偿债能力。 2.进一步完善城建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城建融资机制是有效改善债务结构、分散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是继续抓住宏观政策机遇,推出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交通、环境、经济适用房等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并确保补助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二是除通过新增项目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外,拓宽融资方式,继续探索采用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信托理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融资,提高融资的艺术和水平。三是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和范围,在更大的区域内寻找合作伙伴,争取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和集团参与合作,以加快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3.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机制。一是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全过程地抓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从各个环节把好投资关,力求花小钱办大事。二是切实规范工程建设程序,严格实行工程招标、监理、审计、验收制度,优化设计、优选队伍、优化工艺,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情。三是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完善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环节和流程,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和责任,合理调配资金,严格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杜绝管理漏洞。 4.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机制。城市土地是政府最大的资源,按照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目标要求,对现有市区土地市场体系进一步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一是科学编制市区土地供应计划,严格土地供应计划管理,建立全面统一的土地市场,将武进区和新北区工业和经营性用地纳入市土地市场,实行同一市场、同一规划。二是探索研究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从储备总量、用途结构、实施方式、空间结构等方面加强土地储备的计划性,实现统一收储、统一拆迁、统一融资、统一出让。三是加大土地招商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土地推介,梳理土地交易的每个环节,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来常州投资,实现土地市场充分竞争,提高土地经营收益,为城建资金还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