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2011履职纪事
发布日期: 2012-01-09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常委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发挥地方人大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审议、视察、调研等多种方式,提出要在全市形成服务“一核八园”、助推转型升级的鲜明政策导向,放大科教城创新之核作用,完善“八园”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确保园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创新发展思路、聚焦政策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市场需求;各级政府要加强行政推动、规划引导、载体建设,健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和服务中小企业等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研究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了参考。开展《文物保护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价格法》执法检查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检查,及时批准市级决算、市级预算调整及政府债券使用方案,要求政府切实改进预算编制管理,规范预算执行,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立足提升监督效能,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常委会依据《监督法》的规定,拓展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首次开展全市学前教育情况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调研,精心准备,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针对问题认真研究办理,出台了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组织对城乡建设局、水利局和商务局三个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通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促进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还听取了《档案法》贯彻实施、为农服务社建设、航道管理和国际友城工作等情况汇报,进一步推进了政府相关工作。常委会积极探索审议意见办理落实的新举措,强化对落实情况的监督。去年,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和律师工作情况报告,要求“两院”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市律师行业健康发展。

  突出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代表工作活力。 常委会积极落实新修订的代表法,进一步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增强代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交的186件建议,以及大会闭会期间收到的2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已答复代表。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选择8件建议重点督办,办理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去年,常委会邀请40名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92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和旁听法院庭审等活动,组织18名人大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继续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服务人民”活动,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和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的服务保障工作。去年四季度开始,市、辖市(区)、镇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展开,常委会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召开换届选举工作研讨会,出台关于做好全市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

  着眼增强履职能力,全面加强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常委会抓住换届选举契机,进一步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高专职委员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比例。加强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建设,镇人大专职主席和街道人大工委专职主任比例有所提高。一年来,常委会相继作出了市、辖市(区)、镇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六五”普法规划,授予外籍人士“常州市荣誉市民”称号,以及批准决算、追加预算和政府债券支出预算等11项决议决定,确保市委意图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常委会还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7人次。常委会还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年共审查市政府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1件,及时提出了处理意见。重视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全年共收到人民群众来信354件,接待群众来访232批406人次,协助督促有关部门办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