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 媒体视野 >> 内容 |
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现场 |
||||||||||
|
||||||||||
昨天下午,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在和谐、热烈的氛围中,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精练、措施有力,用数字明确目标,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求真务实,是一个与时俱进、鼓舞信心、催人奋进的报告。 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准确把握了中央政策和全市发展的实际,特别是立足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常州现阶段发展的核心命题,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确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符合常州实际,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坚定信心 再上台阶 吴建光代表说,常州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去年的成绩,奠定了全市上下继续攻坚克难、持续先行的基础。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我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600亿元,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50.9亿元,增长22.6%。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都是对全市人民的鼓舞。 钱文龙代表认为,当前国家和社会都处于转型期,政府工作报告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置于今年工作的重要位置,思路清晰,指向明确,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信心。 凌国琴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新、目标实、措施有力,尤其是明确提出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全市企业家充满希望。常州目前总体形势良好,我们要坚持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实现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转型升级 增强活力 方国强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金坛、溧阳两市拥有空间、环境等优势和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常州后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要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现代农业先导区和知名旅游城市。 张建华代表认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金坛、溧阳两市应该成为全市主要承载体,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品牌,吸收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样板区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张建华还特别谈到,在茅山开发过程中,更要注重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实现农业、旅游与农民增收的多赢。 丁山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近年来,上上电缆通过技术创新,结束了中国核电站建设K1电缆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始终推进创新,企业才有出路。地区经济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以“十件实事”的方式,列出了今年全市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对此,代表们普遍认为,这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求真务实的特点。 潘瑛代表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的思想。近年来,公交优先、公园免费开放、菜市场改造、老小区整治、住房保障等,都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相信今年群众的受益会更多。 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及,“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大力提升便民惠民安民水平,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常州”。对此,汤金春代表说,这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今年的政府十件实事,件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件件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蒋文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民生幸福,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一切发展懂民心、知民情、得民意的思路;“十件实事”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措施实在,保障性用房建设、推进社保提标扩面、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件件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也是常州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