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州市2013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
|||||||||||||||||||||||||||||||||||||||||||||||||||||||||||||||||||||||||||||||||||||||||||||||||||||||||||||||||||||||||||||||||||||||||||||||||||||||||||||||||||||||||||||||||||||||||||||||||||||||||||||||||||||||||||||||||||||||||||||||||||||||||||||||||||||||||||||||||||||||||||||||||||||||||||||||||||||||||||||||||||||||||||||||||||||||||||||||
|
|||||||||||||||||||||||||||||||||||||||||||||||||||||||||||||||||||||||||||||||||||||||||||||||||||||||||||||||||||||||||||||||||||||||||||||||||||||||||||||||||||||||||||||||||||||||||||||||||||||||||||||||||||||||||||||||||||||||||||||||||||||||||||||||||||||||||||||||||||||||||||||||||||||||||||||||||||||||||||||||||||||||||||||||||||||||||||||||
关于常州市2013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常州市财政局局长 朱志洪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了《常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大会决议,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决算(草案)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2013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服务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全市财政实现了健康平稳增长,为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08.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17.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围绕服务大局,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始终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精心安排财政支出,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力保障全市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投入,初步建成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框架,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整合政府专项资金,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实施人才工程,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充实城建偿债风险准备金和社保风险金,增强财政抵御风险能力。 2013年度市本级及各辖市、区级财政预算均实现收支平衡,符合《预算法》规定的地方财政必须收支平衡的要求。 二、2013年决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决算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决算。 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417亿元,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407亿元左右,较上年增长7.5%左右。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8.8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5%,较上年增长7.89%,增收29.89亿元。其中:市区完成337.39亿元,增长6.98%,增收22.01亿元。市本级完成43.54亿元,增长33.92%,增收11.03亿元。 市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为(详见附件1): (1)增值税完成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8%,增收7.83亿元。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及免抵调库因素影响,剔除该两项因素,增值税实际增长7.5%。 (2)营业税完成67.46亿元,比上年下降1.5%,减收1.03亿元。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和房地产业下行的影响。 (3)企业所得税完成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增收1.54亿元。 (4)个人所得税完成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增收0.32亿元。 (5)契税完成21.93亿元,比上年下降5.87%,减收1.37亿元。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土地市场和房地产业下行的影响。 (6)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9%,增收2.76亿元。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清理入库以前年度欠税。 (7)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7.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增收0.36亿元。 (8)土地增值税完成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5%,增收2.05亿元。 (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收2.6亿元。 (10)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4.42%,减收7.38亿元。主要是武进减收8.08亿元、新北减收3.01亿元,两个区减收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处置收入减少。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决算。 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的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352亿元,由于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专项政策扶持,2013年上级下达专项支出指标远超年初预算,加上调整支出预算等因素,全市支出预算由352亿元调整、变更为439.81亿元。市本级支出预算由135.3亿元调整、变更为127.74亿元。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17.9亿元,完成预算的95.02%,比上年增长6.82%,增支26.68亿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6.43亿元,完成预算的91.14%,比上年增长5.72%,增支6.3亿元。市本级支出主要包括(详见附件2):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08亿元,完成预算的86.44%,比上年增长0.96%。 (2)公共安全支出12.77亿元,完成预算的90.22%,比上年增长15.26%。 (3)教育支出14.1亿元,完成预算的93.44%,比上年增长0.78%。增幅较低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一次性补发2010-2011年除义务教育外教师绩效工资,如剔除该因素影响,教育支出增长8.6%。 (4)科学技术支出3.02亿元,完成预算的85.89%,比上年增长13.62%。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4亿元,完成预算的96.42%,比上年下降38.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一次性安排“三馆一中心”建设以及清潭全民健身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87亿元,完成预算的97.19%,比上年增长5.23%。 (7)医疗卫生支出7.28亿元,完成预算的94.57%,比上年增长13.44%。 (8)节能环保支出5.46亿元,完成预算的89.25%,比上年增长25.81%。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市政府一次性追加安排9000万元2013年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江边污水处理三期工程。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16亿元,完成预算的94.38%,比上年下降0.89%。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央、省专项补助比去年同期减少。 (10)农林水支出1.99亿元,完成预算的91.32%,比上年增长17.48%。 (11)交通运输支出8.42亿元,完成预算的99.22%,比上年增长11.16%。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37亿元,完成预算的86.8%,比上年下降26.29%。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通过区级支出比上年增加了7517万元,相应市本级支出减少;二是中央、省专项补助比上年减少。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5亿元,完成预算的74.37%,比上年下降19.6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央、省专项补助年底下达,尚未形成支出,结转次年执行。 (14)住房保障支出4.45亿元,完成预算的96.64%,比上年下降11.9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央、省专项补助减少。 (15)其他支出16.3亿元,完成预算的85%,比上年增长39.29%。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偿债风险金及财政风险金、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比上年增加了3.35亿元。 3.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财政预算收支决算要求,财政年度收支包括列入本级预算的实际收支和通过本级财政直接、间接转移给下级政府的收支等(即中央、省对辖区的集中、补助等结算事项都要通过本级予以反映)。 按此计算口径,2013年市本级决算中收入合计286.86亿元,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54亿元;中央、省按体制规定结算补助收入33.81亿元;中央、省下达专项补助收入29.18亿元;辖区按体制规定上解收入159.56亿元;债券转贷收入3.7亿元;上年结余15.93亿元;调入资金1.14亿元。 2013年决算中市本级支出合计271.31亿元,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6.43亿元;补助下级支出82.0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70.51亿元;债券转贷及还本支出2.35亿元。 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5.55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1.3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滚存净结余4.2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决算 市本级范围征收、筹集的政府性基金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基础设施配套费、政府住房基金、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项目,全部纳入2013年决算范围。 201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1.09亿元,比上年下降16.1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0.7亿元,比上年下降18.04%。201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48.84亿元,比上年下降12.9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32.11亿元,比上年下降18.19%。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 2013年市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86%;2013年市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6.41亿元,当年赤字2.31亿元。 三、其他情况说明 2013年全市经济基本平稳,但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对此,《常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已经作了分析,市十五届人三次会议《关于常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意见,逐一进行了分析,推进了一系列财政改革创新举措。一是切实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健全了税收征管保障体系,完善了税收征管制度,推进了税收征管平台建设。二是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内容,全面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健全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制度。三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跟踪、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四是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开展新增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工作。加强市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设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五是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预决算信息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提高依申请公开信息事项的回应和处置水平,提升财政运行透明度。 2013年财政决算编成后,市审计局依据《审计法》对本级财政进行了同级审计,并对有关单位作了延伸审计。审计反映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是客观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财政依法管理水平,规范财政的行政行为,加强财政的管理和监督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推进审计整改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化审计结果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管理工作。 各位委员,2014年全市财政预算已经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我们将按照大会决议和大会预算委员会审查报告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加以落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保持收入稳定增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促进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坚持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全年预算任务完成,为常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1:2013年常州市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表 附件2:2013年常州市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表 2014年6月27日 #p# 附件1
#p# 附件2
预算调整、变更的因素主要是:追加或调减预算、年初预计上年结转及省专项补助与实际的差异、下达下级支出、科目调整等。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