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 媒体视野 >> 内容 |
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访市人大代表周国平 |
||||||||||
|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工程,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市人大代表、金坛尧塘镇谢桥村党总支书记周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村情,因地制宜,以造福百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国平表示,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高标准的规划。近年来,谢桥村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制定了多轮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如今村里自来水改水率、改厕率、道路硬化率、新农合参保率和孤寡老人保养率等都已达100%,并健全和完善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现在,我们又瞄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从北京请来专业公司,对基础设施、产业等进一步规划,凸显特色,提升发展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还要以产业为根基,富民为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周国平表示,必须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 “但发展经济,并不是每个村都要办工厂,而是要与村庄环境整治一样,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周国平说,尧塘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谢桥村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谢桥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苗木,去年全村苗木等相关销售突破2亿元,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下一步,我们要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提升花木档次,延伸花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周国平表示,建设美丽乡村,还要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