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 媒体视野 >> 内容 |
社会事业有了大进步 |
||||||||||
|
||||||||||
连日来,省常中校园内,师生们一派繁忙,保送、自主招生、预录取、出国留学,机会众多,让孩子们兴奋而又激动。而在五年前,这样的机会几乎是空白。 仅仅打了一个电话,清潭新村113幢的朱静华就在家中等来了“私人医生”。“我家老头子生了巴掌大的褥疮,找了不少地方都不肯上门换药,这几位医生却一口答应下来。在他们的帮助下,老头子不到一个月就全好了。” 这两个情景,只是我市社会事业大发展中的两朵小浪花。 要上好学校 人人有机会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所有辖市区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区)。我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00%,残障儿童入学率已达98%以上。2010年,全市新增省优质幼儿园5所,就读人数比例达75%以上,公办学校对外来工子弟的吸纳比例提高到85%。我市率先在全省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形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互相衔接的教育结构,以及与常州人口变化、产业调整和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学校布局,多项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工业学院成功提升为常州大学。终身教育体系框架也初步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职工、村民)学习点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了开放式的覆盖全社会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和终身教育体系。 送医到门口 看病不用愁 我市医疗机构布局合理调整,阳湖医院即将建成,城区东南西北中均有三级医院。全市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覆盖率达100%,以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每个中心和站都有经验丰富的市级医院医生坐诊和预约会诊,社区医生既坐诊医疗又上门服务,疑难重症及时转诊。居民在社区看病,挂号、诊疗、健康建档、一类疫苗接种、康复训练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个项目免费,检查和治疗费用减免10%,基本药品零差价。全市现拥有病床总数1617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244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5.62人、执业(助理)医师2.13人、拥有总床位4.49张、医院床位2.97张、卫生院床位1.28张。 文艺出精品 文化惠百姓 五年间,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完成了市属文艺院团和部分文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3件作品获得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奖。各级政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财政对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五”时期,重点增加对农村的文化投入,增加对直接面向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服务。 安全有保障 百姓添安心 我市和谐安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40余万群众提供安全保障,老小区入室盗窃案件下降65%,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审批事项集中度达82%。与此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武人防、海关国检、药监质监、粮食供销、边防海事、档案地方志、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民族宗教、援疆援川、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对常州来说,高速增长的社会财富如何助力于社会事业的巨大进步,正成为常州政府更为关注的重点。在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基本保障之后,常州政府正把工作重点向“提升生活质量”转移,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卫生服务,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市民过得舒心。 胡越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