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 大会要闻 >> 内容 |
朱龙虎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
||||||||||
|
||||||||||
22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龙虎受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和范燕青主任的委托,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向大会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关于2009年工作 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保增长、促发展决策部署的落实,提出要继续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外经外贸稳步回升,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下更大力气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结合批准市级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督促政府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政策。主任会议听取政府上一年度支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管理情况的汇报。常委会还对我市争取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资源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督促50项重点工程(工作)的实施。常委会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不同形式,提建议,重督促。年初审议市本级城市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支持政府加大有效投入,建议把握好城市建设的力度、节奏、重点,严格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提出从2010年开始,要向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城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委员和代表对“三铁六站”建设项目、安居工程建设、省运会比赛场馆维修整新等重点工程进行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主任会议听取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程建设情况和全市旅游工作情况汇报,并提出建议。常委会课题组完成《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我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实践与思考》等一批与50项重点工程(工作)有关的调研课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审议了市政府贯彻该法的情况报告。 二、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和《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重视涉及具体民生问题建议的办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听取和审议全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职能作用情况的报告。提出进一步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提升严打整治质效、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等建议。听取和审议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报告。收到人民群众来信278件,接待群众来访230批736人次。促进城乡环境建设方面。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城乡规划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构建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新机制等建议。对《防洪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洪意识,推进防洪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全面推行防洪影响评价制度,创新防洪资金筹措机制。跟踪生态市建设。 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共备案审查市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12件,提出重点修改的文件1件。 三、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组织参加“双百双千”行动,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慰问贫困家庭,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按时办理并答复代表议案、建议261件,代表对办理答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6%,不满意的已交有关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常委会领导分别组织有关部门对10件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并首次将督办结果通过《常州日报》向社会公布。坚持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制度,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共邀请40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24名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200多名代表列席市级机关有关部委办局的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评议会,组织代表旁听市中院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庭审2批17人次,组织近百名代表参加常委会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建议督办等活动。为全国、省人大代表在常行使职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召开10多次座谈会,征集意见120余条,提出5个方面28条整改措施,办结15件实事。修订了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常委会审议意见反馈制度,并对常委会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督办,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公布常委会会议情况和文件资料,完善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制度,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实现了制度化。确定11个重点调研课题,形成多篇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对10余部法律法规,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调查研究,许多立法建议被采纳。加强对人大制度、常委会行使职权、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等方面的宣传,研究“常州人大网”的改进措施。与市政协联合出版《记忆龙城——百年常州旧影集》。接待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议会代表团、友好人士50余人次。组织友好访问团,访问美、日、韩等国家,积极宣传我国人大制度,介绍常州。决定授予邹西原等22位外籍人士“常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坚持常委会联系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制度,实行重要议题上下联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拟任职发言和颁发任命书等制度,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0人次。 关于2010年工作 一要突出重点,强化监督工作职能 加强对“一府两院”重点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情况、全市五大产业发展推进落实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关注和支持全市60项重点工程(工作)的实施。加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和专项课题的调研。主任会议将听取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加强对专项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年度城市建设计划和资金安排情况、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和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宗教工作情况、“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情况、2009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和2010年1-9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主任会议将听取公积金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情况的报告,有关工作机构将组织代表对生态市建设进展、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老龄工作等进行视察。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情况、《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主任会议将听取全市《畜牧法》实施和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有关工作机构将牵头召开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座谈会。 二要讲究实效,提升代表工作水平 深化代表联系人民活动。继续组织开展代表“联系人民、服务人民”活动,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效收集社情民意,督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坚持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制度,坚持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和建议督办等活动,组织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旁听法院庭审。提高在常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省直常州组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服务和保障水平。继续开展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建议工作,增强常委会工作机构牵头督办力度,加强与承办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联络,重视对具体承办人员的培训指导。不断改进督办方式方法,提高代表的满意率和建议的办成率。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指导。坚持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与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联系点制度;分别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代表工作座谈会,以及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座谈会。继续推进“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规范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 三要拓展思路,增强人大工作活力 今年是常州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要认真总结30年来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常委会依法履职和自身建设的特点,以及人大工作发展的规律,使人大工作与全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从而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有序开展常委会审议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工作,把征集范围扩大到全体市人大代表,并逐步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改进和完善执法检查的方式方法,强化跟踪监督,多形式开展人大宣传工作,制定常委会人事任免实施办法。扎实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有效维护法制统一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机关创建。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研讨,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立足本职服务中心、服务全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观念和民本意识,进一步强化机关信访工作。积极开展与国外友好城市和议会的交往,加强交流与合作。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