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姜洪鲁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4-12-31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姜洪鲁在常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9年,全市法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全面加强司法审判,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增强司法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努力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3424件,审结60185件,同比分别增长4.2%、5.6%,审判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一是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789件,同比增长1.3%。

  二是调处民商纠纷,保护合法权益。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493件,同比增长5.8%。以撤诉、调解方式审结民事案件15470件,调撤率为47.6%。

  三是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658件,同比下降16.6%。审查非诉行政案件925件,裁定准予执行831件。发挥协调和解的作用,原告主动撤诉275件,撤诉率41.8%。

  四是强化执行工作,清理执行积案。执结案件16093件,同比增长8.3%,执结标的额29.5亿元。

  以服务大局为首要使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司法应对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年”活动。

  突出金融案件的审执,突出危困企业的挽救,突出劳动争议的解决,有效应对弃企避债、外资非正常撤离等群体性纠纷。向全市金融机构作出“十项服务承诺”。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共联系服务企业610家。以全市去年50项重点工程(工作)为重点,及时了解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需求,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努力促进其早建设、早投产、早收益。推行知识产权“三审合一”集中提审审判模式。

  全面构建“便利、有效、低成本”的司法救济渠道,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的充分肯定。

  去年6月在全市法院全面建成诉讼服务中心,共指导群众诉讼77800人次,判后答疑27900人次,收转材料15100多份。省法院专门召开现场会,推广常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认真落实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26条工作意见,集中督办涉诉信访重点案件,省法院交办的重点涉诉信访案件息诉42件,息诉率100%;省联席办转办全国人大等上级机关移送的信访案件息诉58件,息诉率82.9%。全市法院共对357件案件缓、减、免诉讼费179.6万元,使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更新司法理念,突出重点工作,解决难点问题,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司法改革,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研究制定《常州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实施意见(2009-2013)》,确定5个方面88个改革项目。建立健全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民意表达沟通等七项机制,相继出台七个实施意见及配套制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能力素质得到新提升。全面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和遴选法官工作,探索法官教法官的思路,不断提高干警司法能力。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专项活动,在各法院审判执行部门设置廉政监察员,委托律师协会组织全市687名律师评价法院和法官。三是加强监督指导,基层基础跃上新台阶。加强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司法巡查力度。加强审判业务监督指导,逐步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业务管理格局。推动司法民主进程,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7033件。四是加强代表联络,发展环境有了新优化。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服务企业、执行等工作。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法院157人次、旁听评议庭审229人次,召开座谈会799人次。精心办理5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和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及时予以答复。

  对于2010年,姜洪鲁强调指出:全市法院要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在服务发展、能动司法上争取新成效,在化解矛盾、为民司法上争取新成效,在创新管理、和谐司法上争取新成效,在公正文明、廉洁司法上争取新成效,在科学发展、规范司法上争取新成效,为建设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办好省运会,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