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金坛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和计划、财政三个报告。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共商常州发展大计。大家一致认为,三个报告全面贯彻了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扣“创新、发展、提高”主题,突出“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主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上级部署精神,符合常州实际,充分体现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推进常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王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文字精练,数据翔实,重点突出,总结成绩亮点纷呈,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谋划目标科学实际,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是一个主题鲜明、务实扎实,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代表们一致同意三个报告。
代表们认为,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影响和冲击、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很不寻常”,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很不容易”,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克难奋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很不简单”。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保增长的同时坚定不移调结构、抓创新、快转型、惠民生、促和谐,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的沉甸甸的成绩单,代表们通过一项项数据看成就、看后劲、看生态、看民生,对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感到信服,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经历很难忘,对应对危机取得的宝贵经验很珍惜,对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代表们感受最深的几个关键词有:
一是“增长”。在困难最大、压力最大、挑战最大的2009年,全市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五大产业产值、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GDP户籍人均水平首次超过了1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取得了保增长攻坚战的胜利。
二是“转型”。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市政府坚持保增长和促转型相结合,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资本结构、投入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业投资增速均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强;企业债券融资和上市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有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常州科教城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千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为常州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是“民生”。越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越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全面推进就业富民、保障利民、卫生惠民、和谐安民、实事为民等各项工程,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老百姓人人得实惠、生活品质年年有提升。
四是“环境”。事关常州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机场、高速、高铁、城铁、城市道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城乡绿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交通方便性、城市品质、环境质量加速改善,宜居新常州日益成为现实,常州将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十七届省运会。
五是“服务”。市政府着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创新服务举措,依法规范行政,以良好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和公众的赞誉,荣获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评比政府创新能力第一名。
代表们认为,2010年我们面临后经济危机时代“大调整”、“大变革”、“大洗牌”的形势,既要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又要谋划好“十二五”蓝图,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0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了市委的决策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扎实,通过一项项具体工程(工作)、一件件实事、一个个数据指标,把政府要做的各项工作部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向全市人民展现了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勇气和锐气,展现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作风和追求,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振奋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体现了乘势而上、率先发展。2010年是常州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报告对今年主要预期目标的确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既实事求是符合常州现有发展基础,又自加压力务求更快发展,体现了关键之年谋求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实现这些目标,对于常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
二是体现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目前,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把“调结构”作为六项重点工作之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提出“快调整、快投入、快转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大力发展以五大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及大市场大物流大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高产优质生态高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和“三外齐上”的开放型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培育产业新优势,这是把握重大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发展先机的战略举措,对于应对区域竞争、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体现了改善民生、和谐发展。报告把“重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在全民创业、扩大就业、完善保障、公共服务和为民办实事上大力度投入、全方位落实;把“优环境”作为展示常州对外形象的关键举措,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管水平上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把“促和谐”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继续在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办好省运会上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协调发展,努力使常州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指数一年更比一年高。
四是体现了招才引智、创新发展。报告把“抓创新”作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对创新体系建设、研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创新发展目标明、要求高、力度大,必将对常州抢占先机、抢占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告把“强自身”作为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证,突出改革、创新、落实、廉洁,全力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一定会建成务实高效廉洁、人民满意的政府。
代表们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觉到心里更有底了,工作的干劲更足了,表示要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常州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辱使命,勇挑重担,为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代表们认为,2009年金坛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现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均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当前金坛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关系到“十一五”目标的全面完成,关系到“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发展,关系到金坛“两个率先”的全局。我们将按照本次人代会的部署,结合金坛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主题,抢抓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快“开发区、城南新区、茅山风景区”三大板块建设,扎实开展“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创新发展”三大攻坚行动,积极实施“产业转型、环境面貌、民生事业”三大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确保完成“合力拼抢大项目、苦干三年争翻番”的奋斗目标,为常州的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代表们对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