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溧阳代表团分组对政府工作及计划、财政三个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代表们发言热烈,畅所欲言,积极为常州的发展建言献策。
代表们一致认为,王伟成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语言精炼,凭数据说话,用事实讲理,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在,判断形势准确全面,部署工作重点突出,谋划目标催人奋进,是一个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增强决心的报告,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报告。代表们认为,过去的一年,面对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抓发展,迎难而上求突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这充分显示了政府克难求进、积极作为的精神和应对挑战、驾驭全局的能力。
代表们同时认为,报告立足鼓劲加压,科学谋划今年工作,对于团结动员全市上下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经济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工作基调鲜明。报告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高扬“创新、发展、提高”的主旋律,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突出强调了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着力改善民生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形势要求。二是目标定位科学。报告综合内外形势和各种机遇因素,提出了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实际到账外资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预期目标。这些目标既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更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体现了特殊时期政府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顺应了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更展示了常州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切合市情,符合大势,吻合民意。三是措施扎实有力。今年力抓的“调结构、抓创新、重民生、优环境、促和谐、强自身”等六项重点工作,明确了2010年政府工作的发展方向、方式和路径,体现了谋长远与抓当前、促发展与促和谐的有机结合。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项目来支撑,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目标来量化,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溧阳将围绕报告提出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力冲刺‘十一五’,奋力实现新跨越”工作主题,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努力在综合实力、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城乡统筹及和谐建设上谋求新跨越,为常州新一轮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10年,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继续加大对茅山老区镇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和落实,以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缓解镇级财政压力,让老区人民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要抓住中小板重启和创业板推出的契机,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企业改制上市的协调服务,力促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
3、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宜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提高对小企业的信贷比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在小企业信用认定、担保、贴息等方面形成稳定的支撑链。尤其要帮助自主创业企业在银行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切实的优惠政策。
4、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把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有机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5、民生实事项目要考虑财力状况,量力而行,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投入使用的监督,减少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议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改革现行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7、积极发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处理好服务“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8、要把服务企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研究制定更加适合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尽可能地提高服务工作效率,通过促进项目发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对计划草案报告,代表们普遍认为,计划草案报告全面总结了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周密部署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对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代表们普遍认为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客观实在,反映了全市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大家一致同意这两个报告。
代表们对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没有意见,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