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戚墅堰区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和计划、财政三个报告。
代表们一致认为,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也是让人难忘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全市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绩好于预期,也来之不易。
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整个报告采用了300个数据来体现2009年的工作和2010年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政府工作“说了算,定了干”的务实性;二是报告十分简练,但重点突出,仅用了6页纸就总结了2009年的工作,但却用大量篇幅写了2010年的十件实事,更多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三是报告中有15处提到了东大门建设相关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东大门建设的高度重视。
代表们认为,2010年是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严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们必须继续高扬“创新、发展、提高”的主旋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代表们建议,通过近两年市委、市政府的东大门建设工程的实施,戚区的城市环境面貌、人民生活水平等取得了明显改善,但与中心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常州南北新城迅速崛起,加快东大门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希望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重点支持常州东部地区的建设,科学制定东大门建设规划,以一体化规划常州整个东部地区的建设;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实施和完善东部地区道路骨架工程,拓展发展空间。戚区作为常州东大门建设的窗口,要加速推进城市现代化。通过大手笔、大力度、大整合、大项目、大变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三年大变化、五年一体化、戚区现代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