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申等12位代表提出,我国已进入WTO后过渡期时代,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极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涉外贸易摩擦调处机制建设,显得非常必要。
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平贸易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预警、应急、应对涉外贸易摩擦的社会合力,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各中介机构等多方互动机制。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涉外贸易摩擦维权援助机制建设。在钢铁、汽车零部件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产业预警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涉外贸易摩擦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海关、商务等参与共建进出口公平贸易信息平台;规范扶持外贸的政策措施,所有涉及外贸扶持的政策,都应经评估,并经过必要处理后才能实施,减少被反补贴的风险。
四、培育涉外贸易摩擦中介机构涉案指导能力。在我市商标、专利、律师等中介机构中,有重点地培育部分单位,提高其参与涉外贸易争端调处能力;对中介组织执业人员取得美国、德国等外国执业资格的给予奖励;鼓励中介机构与国外中介机构开展对外交流和业务合作,把握有关国家的程序、要求及纠纷应对办法,共享信息,提高指导能力和预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