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邵长生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检察院工作报告中说,200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根本任务,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8年办案工作
去年,全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681人,提起公诉5586人;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30件141人,其中涉案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案件15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9人,并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700余万元。全面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加强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更加注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结合办案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重大工程专项预防79项,发出检察建议125份,向社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314次,并在全市31个重大建设工程中设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深入开展集中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等专项工作。积极开展督促、支持起诉工作,以检察建议等形式办理督促、支持起诉案件41件,直接挽回及帮助挽回国家、集体资产损失近3亿元。
紧紧围绕奥运举办之年的特殊形势,认真做好矛盾化解、息诉罢访工作。依法从宽处理罪行较轻微的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完善司法为民的工作机制,推出“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司法为民的实施意见”;建立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专项基金,对确有困难的4件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实施了救助;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和检调对接制度,开展点名接待、检察长下访接待、检务进社区等为民接访活动。
执法规范化建设
继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的功能,推行检务督察制度,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深化“检务公开”工作,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检务开放日”活动。切实做好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124次。
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努力提高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市有2家基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市检察院和3家基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溧阳市、武进区及派出检察院被评为省先进检察院;溧阳市检察院控申科科长王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2009年工作重点
2009年,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任务,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着力深化检察改革,着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着力推进检察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更加积极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为促进和保障常州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积极主动地服务我市经济建设。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金融、证券、房地产等领域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深入推进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力保障我市50项重点工程的投资安全。强化涉农法律监督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完善乡镇检察室的工作机制。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坚持规范执法、文明办案,最大程度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是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正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依法妥善处理涉众型经济犯罪;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研究,继续探索刑事和解、社区帮教机制,努力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涉检来信来访,着力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改进法律监督的薄弱环节。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健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工作机制,始终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要求紧迫的事情摆在优先位置来处理。继续加强对下岗职工、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完善和落实在检察环节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着力畅通诉讼渠道,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是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抓住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岗位和执法环节,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更加严格地落实监督制约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深化检务公开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机制。
五是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开展以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五职”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学习型、研究型检察人员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激发创新创优的活力,努力为基层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执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