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自主创新 加大有效投入 加速结构调整 确保平稳增长

发布日期:2014-12-29访问次数: 字号:[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建军在提交给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常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中,回顾了全市2008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了2009年主要预期目标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报告同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自主创新,加大有效投入,加速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确保我市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报告分析了2008年计划执行情况。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上下同心,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基本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2.2亿元,按现价增长17%,按可比价增长12.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172项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溧阳抽水蓄能电站获国务院批准,天合光能500MW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调整积极进展。全市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8%、12.1%、13.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58.9:38,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全市新增“一站两中心”56家,引进或共建研发机构83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左右。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完成产值23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8%。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年完成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60个,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估算下降6.2%。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6.72%、8.78%,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一五”削减目标。

  城市功能继续提升。录安洲码头一期正式开放投运,常州机场总体规划通过审批,京沪高铁、宁沪城铁“两铁两站”项目积极推进,西绕城高速、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连接线开工建设。城市高架路一期正式通车,BRT一号线全线贯通,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太湖治水、城区清水、净化空气取得成效,入太湖主要河道水质明显好转,市区46条河道基本达到水清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4天。新增绿地4223.8公顷。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92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1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3%。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97.5%。全市主要教育指标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等水平。卫生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市级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全部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十件为民办实事”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稳步前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上报数2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7个,新增世界500强项目6个。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7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

  民营经济平稳发展,创业投资加快发展,全市新增创投企业9家,注册资本8.8亿元;创投企业累计已达16家,注册资本15.4亿元;各类创投机构在全市积极开展投资活动。

  报告提出,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计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其中工业投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1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削减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3分以上。

  报告提出,高扬“创新、发展、提高”主旋律,围绕“保增长促发展、保投入促调整、保民生促和谐”,2009年安排169项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280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452亿元。重点项目分经济发展类项目、社会发展类项目,以及前期准备项目。经济发展类项目共115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262亿元,主要分80项高新技术及工业项目、30项现代服务业项目和5项农业产业化项目。其中,高新技术及工业项目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83亿元,主要包括瓦卢瑞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上上电缆特种电缆及超高压电缆生产基地等39项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天合光能500MW太阳能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等19项新能源及环保产业项目,国光公司新厂区建设等2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盖茨液压技术超高压复合管等8项新材料产业项目,天禾迪赛诺生物制药生产线等2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以及10项其他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年内预计完成投资76亿元,主要包括江苏环球数字狂欢谷、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一期等7项旅游项目,武进汽车城等9项市场项目,中国物流常州综合物流中心等4项物流项目,兰陵片区旧城改造等7项新型商业街区以及3项其他服务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亿元,主要包括常州三勤农业休闲中心、全福农牧养殖产业化等项目。

  社会发展类项目共47项,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89亿元,主要分30项基础设施项目和17项社会事业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70亿元,主要包括常州空港建设、铁路及场站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公交二号线等。社会事业项目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9亿元,主要包括现代传媒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常州技师学院新校区等学校建设,常州一院新北分院等医院建设。

  前期项目共7项,主要包括常州城市轨道交通、常州过江通道、常溧高速公路、国电常州电厂二期、老运河沿线整治开发、常州创意产业园、大观楼片区改造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ICP备07010381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2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