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成参加戚区代表团分组审议:两年内戚区要大变样

发布日期:2014-12-29访问次数: 字号:[ ]


 同日参加天宁区代表团分组审议

  自去年人代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东大门、造福戚区老百姓”思路一年来,戚墅堰区借助实施“五个一工程”,不仅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还带动了产业结构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2月18日上午,市长王伟成参加戚墅堰区代表团分组审议,和人大代表畅谈戚区未来发展,并希望戚区成为实力强、形象靓、有特色的东大门。

  去年戚区通过实施戚大街景观整治,商业街区一改陈旧面貌;东方西路和BRT二号线即将开通,让戚区与主城区紧密融合;工房区的改造提升工作按时序进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原本污染较重的潢河逐渐变清;具有马家浜文化历史底蕴的圩墩公园一期即将开放,成为新的旅游景区。

  2009年,东大门建设新的“五个一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专门表述,并被纳入全市50项重点工作。启动建设沪宁城际戚墅堰站广场、开工建设五一路南段、完成戚机厂老工房区和常丰河整治任务、启动建设丁塘港湿地公园,都将为戚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讨论中,王伟成一再强调,区不在大小,有特色、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安康就好,戚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常州建设相协调,要纳入常州整体发展战略来考虑。去年“五个一”工程的实施让东大门发生了变化,但要实现真正的大变样,今年和明年的继续努力是关键,他希望戚区朝着“小区变强区、小区变靓区、小区变‘特’区”的目标不断前行。

  王伟成说,要不断丰富“小区变强区”的内涵,经济实力强是关键,具有百年历史的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要发挥龙头效应,积极与央企对接,戚研所、戚电厂、常宝钢管、新东方、安凯特等企业要不断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创新发展,真正做到“产业强、企业强、人均实力强”。

  王伟成指出,戚区要争取2010年实现“小区变靓区”的目标。今年新的“五个一”工程全面实施,可以还掉更多戚区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上的欠账,不断改善民生、改变戚区面貌,明年我市还要通过继续推进实施新的建设工程,把戚区建成靓丽的东大门,真正成为展示常州形象的窗口。

  王伟成最后强调,戚区要成为有特色的区,要让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戚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戚机厂、戚研所要发挥出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圩墩公园等项目要营造出环境特色,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他希望通过上下齐心努力,共同打造幸福和谐的戚区,不断显现东大门的后发优势。

  王伟成还参加了天宁区代表团的审议。他对天宁区近年来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天宁近年来产业结构和层次有突破,培育发展了输变电、新能源等产业;拉开了道路框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实施的一批服务业项目起点高、水平高。他希望天宁在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继续上水平、显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市政府秘书长赵忠齐参加分组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ICP备07010381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2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