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局长周效华在提交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的《常州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2015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稳健,2016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6.28亿元,较上年增长7.5%,增收32.40亿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56.70亿元,增长5.0%,增支21.77亿元。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22.95亿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上年结余结转和调入资金,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地方政府债券支出等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结转39.71亿元。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上年结余结转和调入资金等,总收入合计325.86亿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合计310.16亿元,年终结余结转15.70亿元。
2015年全市财政均实现收支平衡。
2016年预算草案
2016年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收入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目前全市经济正处于提档升级、新旧动力转换的过渡期,收入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支出预算遵循“两保一压一调整”的原则。“两保”即保吃饭、保运转;“一压”即压缩非急需社会事业建设项目,重点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一调整”即调整预算安排方式,根据项目资金年度实际使用需要,合理安排预算资金。三是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将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等各类结余资金作为来源编入预算统筹安排。四是坚持绩效导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2016年,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6.59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6.5%左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4亿元,同比增长6%。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48亿元,同比增长1.3%。
完成2016年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开源节流,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财税政策变化,加强税保平台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重点支出保障力度,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优化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实施,支持“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落实各类减税和降费政策,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竞争性领域政府无偿扶持方式,更多采用基金股权、风险补偿、创业引导、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
(三)统筹兼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的民生实事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支持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支持住房保障和生态绿城建设,推进文体惠民和交通便民工程,优化公共交通补贴机制。
(四)深化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密切关注“营改增”试点改革,调整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预算改革,加强债务分类管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完善财政“大监督”机制,推进法治财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