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常州市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07-01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2016年6月30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常州市审计局局长  钱亚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5年度常州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审议。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市审计局对市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市财政局组织本级预算执行和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市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园林绿化城市长效管理资金、水利专项资金预算分配及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市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轨道交通一号线等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继续实施了跟踪审计。

一、201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一)预算收支的基本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当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191万元,中央、省按体制规定结算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1,611,841万元,辖区按体制规定上解收入1,729,587万元,上年结余203,393万元,调入资金109,248万元,收入方合计4,206,26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1,79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141,09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44,17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57,276万元,债务转贷支出249,44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2,608万元,调出资金672万元,支出方合计4,027,05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79,207万元(为结转下年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当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440,686万元,结算收入及债券转贷收入余额20,735万元,调出资金101,660万元,上年结余233,985万元;当年基金预算支出2,446,79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146,954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中,土地出让金缴入国库2,340,01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68,31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66,42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5278万元。基金支出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 2,306,988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65,67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3955万元。当年土地出让金专户支出669,706万元,其中成本性支出643,807万元、返还区和乡镇收益3604万元,廉租房资金、被征地农民保障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轨道交通资金等计提合计22,295万元;年末土地出让金专户累计结存161,189万元,其中净收益26,334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自2015年起,市本级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当年收入合计58,633万元(其中2014年及以前年度国有资本收益补缴入库27,882万元),支出58,067万元,主要用于科教城项目建设经费30,000万元、返拨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专户27,882万元,年末累计余额566万元。

4.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当年市本级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全部纳入预算编制范围。五项保险基金当年收入合计1,075,626万元,支出合计1,104,769万元,年末累计结余570,434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12,85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99,81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0,15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37,606万元。

财政决算报表反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初余额82,887万元,当年收入643,5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34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47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0,994万元;当年支出718,25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为0。经测算,当年收支赤字82,887万元。

5.风险准备金收支情况。当年城市建设风险准备金筹集164,573万元,审计调增年末追加15,000万元,支出38,500万元,调整后年末累计余额523,410万元;财政风险准备金筹集44,158万元,支出5000万元,年末累计余额390,765万元;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筹集23,455万元,年末累计余额126,307万元。三项准备金累计余额1,040,482万元,比上年增加203,686万元。

此外,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账面余额100,198万元(含预算周转金转入7590万元)。

(二)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

审计结果表明,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财税改革任务,财税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财政也面临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居高不下、财政保障压力较大等诸多困难。

——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财政运行基本平稳。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财税政策调整、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财税部门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85%,比上年下降1.21%,减收0.68亿元。从市区(不含武进、金坛)收入情况分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3.56亿元,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1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81%;非税收入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税收占比77.5%,与上年基本持平。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1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7.39%,比上年增长7.59%,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合计44.91亿元,占全年预算支出的36.17%,比上年增长27.7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上年有所下降。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医保、居民养老金、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推进工业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支持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预算管理。2015年,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构建财政跨年度平衡机制;加强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专项转移支付、部门预算等结余结转资金和财政专户结余资金管理,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压缩单位暂存款4.07亿元;加强政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升政府采购、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保障压力较大。近年来财政收入总体增长乏力,土地出让实际可支配的净收益较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收支倒挂8.29亿元,基金已无存量;民生保障增支等刚性支出以及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增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较重。

对照《预算法》及其他财政法规,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决算总体上真实、完整,但在财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1.预算管理方面

(1)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库,影响当年决算的真实性。由于考虑全年税收占比、收入均衡入库等原因,当年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44,908.11万元(其中罚没收入7503.47万元)、各专项收费4109.06万元、各项基金3668.50万元等合计52,685.67万元延至今年初入库;历年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产处置收入累计余额1529.77万元,截止审计日未入库。

(2)部分省专项提前列报支出,影响当年决算支出的真实性。为减少预算指标结余结转规模,年末将8504.66万元省专项拨入专户往来中核算。

(3)部分预算支出编制不完整。2015年,在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结余中追加安排30家单位相关支出6886.51万元,年初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4)公共预算支出管理仍需加强。当年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年度预算的87.39%,造成结转下年支出金额偏大,年终结转资金179,207万元,比上年增加28,987万元,增长19.30%。其中:财政部门未向预算单位下达拨款通知的金额为14,205.53万元,预算单位未申请拨款的金额为63,322.14万元。公共预算结转下年支出中,部分沉淀资金仍有待清理,其中两年以上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预算资金合计10,400.35万元。

2.税收征管方面

(1)税收级次仍存在不明确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2015年,市地税按照市财政要求调整了33家单位的入库级次,但相关税费968万元未作调库处理;至审计日,也未按要求调整市级公用企业施工项目税收入库级次。此外,市政府直接投资的19家企业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入库级次。

(2)部分行业及应税单位存在税收征管不到位的情况。延伸审计发现,部分农贸市场、街道、村级组织等收入未申报缴纳税费327.40万元。一是经对20家农贸市场进行延伸审计,其中8家农贸市场少申报缴纳营业税、房产税等103.02万元。经对收取农贸市场承包费的单位进一步延伸审计,发现1个街道和3个村委少缴营业税及附加57.92万元;二是龙虎塘街道部分租赁收入等未申报缴纳房产税、营业税及附加合计139.46万元;三是2家医院停车场收入少申报缴纳营业税费合计27万元。

(3)税收保障平台数据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常州市税收征管保障办法》的要求,共有46家成员单位需要依据信息共享目录向税收保障平台提供有关业务数据。税保平台的建立,对运用第三方数据、加强税收征管具有重要作用。但审计发现,截止2015年底,税保平台有10家单位29张数据表至今为止仍为空白,有20家单位66张数据表没有新增数据。有部分数据不完全、不准确或者缺失关键字段,造成无法有效加工风险疑点。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本次审计,采用数字化方式对部门预算有关重点事项进行了全覆盖审计,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市园林局等6个部门及其8个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行了审计,延伸抽查9个预算单位的有关重点事项。审计结果表明,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在预算编制、预算资金使用、结余资金的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决算的规范性有待加强。本次审计涉及的23家预算单位,年初预算财政拨款20,297.10万元,决算反映财政拨款58,444.25万元,部门预决算差异偏大。差异主要原因:一是本级财政安排的有关专项资金,部门切块安排本部门及下属单位使用的管理经费、项目资金等,未列入年初部门预算,但年终按部门实际执行数编制决算,如市水利局水利专项资金30,792.92万元;二是增人增资以及综合考核等增加了基本支出。此外,还存在动用非税收入但未编入部门决算的情况,如市园林局在非税专户收入结余中列支退休人员补贴114.28万元,在预决算中均未反映。

(二)公用经费挤占项目经费。市科技局在各项专项资金中列支培训费、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费、印刷费等共计16.45万元;市园林局下属绿化指导站在病虫害防治研究项目资金中列支出国考察费5.18万元。

(三)部分资金结余未上缴财政。市科技局当年专项经费结余90万元转入其下属单位;市绿化指导站2013年收到绿化抢险专项经费,至2015年底仍有结余7.1万元挂账。

三、专题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本次审计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目标,对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园林绿化城市长效管理资金、市级水利专项资金、市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以及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等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审计调查表明,专项资金的投入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产业发展,加强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部分资金预算安排缺乏合理性、未专款专用、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制度和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二)科技专项资金审计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市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扶持,主要科技指标保持持续增长,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审计调查也反映了项目资金比较分散、部分项目超比例补助、项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项目资金使用不合规等问题。

(三)市级园林绿化长效管理资金审计调查表明,市园林局按照城市长效管理要求,不断健全巡查考核及奖惩机制,对公园、绿地实施长效管理。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资金申报和计划安排不恰当、专项经费使用不规范、政府采购政策执行不严格等有待完善的问题。

(四)水利专项资金审计表明,水利工程的实施在主城区防洪排涝、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等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015年我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最大程度减小了损失。但审计也反映了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科学、部分项目未按计划实施、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部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五)市属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审计调查表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协同推进项目审批和项目建设工作,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项目实施进度有待加快、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大和项目建设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以上(一)~(五)项审计及审计调查情况详见附件)

(六)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情况表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切实加强工作协调;轨道公司创新技术和管理,参建单位通力合作,有力组织和推进项目实施。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市审计局专门组织力量成立跟踪审计组,对工程前期征地征收、土建施工以及工程建设资金开展审计。该工程于2015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工程批准概算239.12亿元,至2015年底,累计到账资金50.22亿元,实际发生支出38.4亿元。通过审计,核减和节约资金4112万元。审计发现,轨道建设专项资金的筹集力度有待加大,个别地块的征用和拆迁工作进度有待加快。

此外,市审计局还对现代传媒中心、报业大厦、中吴大道等11个重点投资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主要存在市政项目后期管养交接困难、办理竣工决算不及时等问题。

四、加强财政工作的意见

(一)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等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快专项支出指标下达、资金分配和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资金规模;加强非税专户等结余资金预算管理,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加强决算管理,进一步提高决算信息质量。

(二)加强税收稽查力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厘清税收级次,切实加强本级预算收入管理;继续跟踪税收保障办法的落实情况,加强第三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利用工作,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加强农贸市场、街道、村级经济组织的税收征管工作,查找征管疏漏环节,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三)提高预算管理绩效,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围绕供给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建立项目预算滚动管理机制,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预算管理绩效;拓宽融资渠道,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强化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四)加强整改落实工作,增强审计监督实效。对今年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市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限期纠正处理,市审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跟踪监督工作,并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本级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在本级决算批准的六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