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日期:2018-01-08 访问次数: 字号:〖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全市法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审判执行,坚定不移推进司法改革,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市法院依法受理各类案件126202件,审执结104349件,分别同比上升9.5%和10.5%。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3098件,审执结11508件,分别同比下降11.7%和10.3%。全市案件审判质效大幅提升,市中院结收案比、结案率等关键指标居全省前列。

一、发挥司法职能,着力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准确把握中央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及时应对经济新常态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事案件24494件,结案标的金额154.2亿元。

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产权保护,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诉讼地位和权利。制定《关于进一步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服务民营经济九大举措获得中央统战部肯定。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的理念,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尽可能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产和往来账户,258件财产保全案件以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和解结案。促进市场要素顺畅流通,审结民间投资、商品买卖等合同案件7094件,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134件,金融借款、保险纠纷等案件15276件。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37件86人,“邦家投资”、“葡金财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曹操贡酒”、“储金”传销案等一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重大案件被依法严惩。

保障重大决策实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顺畅高效和常态化的破产案件府院沟通协调机制,审结企业破产、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等案件134件,化解不良资产10.9亿元,妥善审理银河湾、龙德置业等社会影响巨大的破产案件,债权人利益得到充分保护。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设立“农村土地假日巡回法庭”,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审结涉农案件453件。服务“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建立挂钩联系点制度,深入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状况,满足企业司法需求。为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妥善处理涉军案件43件。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创业企业的司法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29件。高度关注高新企业人才流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审结竞业限制案件5件。

助推政府依法行政。全面加强行政审判,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711件,判决行政机关败诉34件。积极服务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审结行政许可案件9件。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4%,同比上升9.3%。积极延伸行政审判职能,为火车站南广场改造、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轨道交通一号线等重点工程推进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行政审判年度报告、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司法建议、为行政机关授课等形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二、立足司法职责,参与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建设稳定有序

一年来,我们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积极参与、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不断深化平安常州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大对邪教、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惩治力度,依法审结涉邪教犯罪案件11件11人。始终将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作为刑事审判打击的重点,审结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56件186人,审结黄赌毒黑拐骗犯罪案件1061件1761人,全市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下降。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对2585名主动认罪、悔罪的刑事被告人从宽判处缓、免刑,为73名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依法对1名被告人宣告无罪,裁定准予检察机关撤回起诉案件6件。

依法惩治职务犯罪。兑现有贪必反的庄严承诺,彰显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犯罪案件99件111人,精心审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张越受贿案等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保障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审结贪污、挪用征地补偿款、扶贫资金等犯罪案件20件26人。严厉惩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审结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2件13人。从严控制职务犯罪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加大财产刑处罚力度,罚没款上缴国库2.5亿元。

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做大做强法院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选聘人民调解员50名,诉前化解纠纷11181件,确认调解协议1728件。深化诉访分离机制,受理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258件,化解信访积案11件。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非法进京访、闹访、缠访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判处非访案件2件2人,实现十九大期间全市法院进京涉诉信访零登记。营造反家庭暴力社会氛围,与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出具人身保护令17份,有效保护受害妇女儿童。创新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与市民政局合作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心”,到学校开展讲座67次,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下降42.9%。建立社会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在立案登记阶段的预警研判,从源头上做好各类矛盾风险的防范化解。

三、坚持司法为民,保护民生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年来,我们把牢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把案件判公,更努力把人心判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为“种好常州幸福树”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强化民生保护。升级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低成本的诉讼服务13万次。妥善化解涉民生纠纷,审结房屋买卖、教育医疗、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2496件。在全国率先探索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解决方式,武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运行良好。打造资源环境审判“常州模式”,率先推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引导当事人通过异地补植、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守护常州的“湖光山色,碧水蓝天”,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196件。严厉打击侵害民生权益犯罪,审结制售伪劣商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380件,对严重危害群众食品安全的“毒馒头”系列案进行集中宣判、严厉惩戒。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04.5万元,对93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260.3万元。

弘扬法治精神。举办法治大讲堂讲稿集萃新书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法官讲法的优秀理论成果。促进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先后举办大讲堂活动196场,54800名常州市民现场听取讲座,向机关单位、企业、学校赠书1500册。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向社会公众发布典型案例277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倡导和谐安定的家庭关系,设置家事调解员和调查员,建立婚姻冷静期、心理评估调查制度,审结婚姻家庭案件5876件,调解、撤诉结案3941件,占67.1%。探索全国首家“同阶审判我参加”未成年帮教项目,获团中央等部门调研推广。充分运用司法建议扩展审判效果,针对加强校园安全等提出司法建议84条。

促进司法公开。依托信息化深入推进阳光司法,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司法信息,推进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建设,网上公布裁判文书57629份,直播庭审4035件。加强自媒体建设,全市法院通过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8025条。探索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执行活动,增强执行活动社会认同感和影响力,80余万常州群众参与直播。加强新闻发布活动,主动向社会发布法院重大工作信息,共召开新闻发布会22次。

四、维护司法权威,破解执行难题,保证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一年来,我们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围绕“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全力打通影响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结案件29136件,执行到位金额112.7亿元,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执行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实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向最高法院失信平台、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4216个户外移动终端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915次,迫使1305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大力整合执行力量和资源,积极组织开展“晨战”、“夜战”、“节日战”等集中执行活动87次,执行到位金额3.6亿元,执结一批与民生权益息息相关的积案、难案。加大对恶意逃避执行、公开阻挠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共依法实施司法拘留460人次,边控163人次,限制高消费9892人次,罚款68.7万元,移送拒执罪线索117起,相关案件入选全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执行管理。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汇聚力量。用好执行流程管理系统,强化对37个执行办案流程节点的动态管控,消除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执行问题。完善案款流转机制,全面落实“一人一案一账号”案款管理要求,确保执行款项管理全程留痕。建成以最高法院“总对总”系统为主干、全市“点对点”系统为补充的系统性平台,覆盖21家全国性银行、3621家地方性银行和3家网络银行。

创新执行机制。落实审执分离体制改革要求,全市共建成执行团队40个。完成执行警务化改革,全市共择优遴选23名干警转任执行法警。在全省率先推出执行悬赏保险,群众举报财产线索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广泛推动两级法院以网络司法拍卖方式处置被执行财产,实行拆分拍卖、阶段变卖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拍卖模式,推行“E拍贷”项目,协调金融机构为88件拍卖标的物提供贷款服务,网上拍卖标的物2169件,成交1461件,分别上升26%和44.7%,成交额40.6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7亿元,拍出单笔拍品4.4亿元的常州最高成交价。

五、完善司法机制,强化创新意识,推进司法改革蹄疾步稳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用改革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司法责任制等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广大干警展现出干事创业、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审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落实司法责任制。制定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仅占全部审结案件的0.2%,绝大多数案件由合议庭和独任法官自主裁判、独立负责。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和全覆盖,院庭长主审案件46418件,占结案总数的44.5%,较同期增长54%。建立跨部门的刑事、民事、行政专业法官会议,设置专业法官会议人选库。完善审判管理监督体系,规范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边界和行使方式,实行全程留痕,切实做到“放权不放任”。完善案件质量评查、绩效考核、警示惩戒相配套的审判责任追究机制,审判质量稳中有升,再审案件下降8.2%。

合理调配审判资源。按照人员分类管理要求和员额法官“优而精”、辅助人员“专而足”的目标,合理确定员额法官、审判辅助、司法行政三类人员配置比例,全市法院共配置审判团队251个,员额法官人均办案244件。探索审判管理新模式,基层法院试行审判管理扁平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最大限度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建立案件溢出分流机制,出台《关于建立民事案件溢出分流机制的实施办法》,优化民事案件收结案流程,确保均衡结案。加快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工作,全市法院均成立速裁庭或速裁组,通过速裁程序结案8985件。

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推动建立审判业务统筹指导机制,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推广律典通、案例通及法信等平台,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问题。深入推进简单民事案件要素式审理、表格式裁判,给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通过要素式审判方式结案4758件。针对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制定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实施细则。促进审判工作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成立“常州智慧法院”领导小组,基本完成“常州智慧法院”五大平台建设,建成5个智能语音转写试点审判法庭,应用于开庭308次。积极探索在档案扫描、司法网拍、自媒体运营、离婚案件社会干预等方面购买社会服务,降低司法成本,提升司法效率。

六、提升司法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凝聚执法办案强大力量

一年来,我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入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方针,狠下力气整治作风问题,持续加强队伍政治思想、业务能力、责任担当、纪律作风建设,用心用力打造过硬队伍。

提升队伍素质。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符合员额法官职业特点的业绩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标准。提高法官适用法律、驾驭庭审、制作裁判文书能力,组织参加各类续职培训12期823人次,开展裁判文书评查5次,案件评查1579件。注重专家型法官培养,鼓励法官钻研审判业务、总结审判经验,拥有市级以上重点调研课题22个,在省级以上专题论文和裁判文书评比中获奖39篇次。

锻造优良作风。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联络员、廉情分析对接会制度,构建与司法改革同步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司法权在阳光下规范有序运行。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促进司法公正廉洁,全市法院有1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党纪政纪处分3人。认真落实省法院司法巡查反馈的意见,制定责任清单,大力进行整改。对基层法院开展司法巡查、司法作风专项督察,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步不让,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审务督察7次,案件回访302次。严格执行“十带头,十严禁”规定,在全市法院开展整治“庸懒散”专项活动,着力整治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铲除不良作风滋生土壤。积极组织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走访群众12798户,收集问题建议2035条。

自觉接受监督。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严格执行《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及时向市委、市政法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案件办理、重大舆情处置、司法改革、意识形态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执行等重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14件建议、提案全部办结,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1456次。自觉接受检察监督,受理检察机关抗诉、检察建议案件31件,审结13件,改判和发回重审8件。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14806件。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汇聚推动常州法院发展的多方智慧。

 

 

2018年工作思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的地位,为人民法院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市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及上级法院工作部署,2018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常州发展大局扎实开展审判执行,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全力保障合法权益,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不断深化司法改革,紧紧围绕确保公正廉洁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要和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开启新时代全市法院工作新篇章。

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领导。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新要求,大力加强机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敢于担当,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有效解决制约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妥善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依法做好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大要案的审判工作。

二是强化使命担当,全力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围绕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办理的案件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涉民生案件的审判执行,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继续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深入推进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诉外、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参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

三是聚焦职能履行,全力保障常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发挥更大作用,妥善审理好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助推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建立与行政区域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为行政审批改革、综合执法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妥善审理在天宁开发区“东扩”、钟楼开发区“西进”过程中的征地拆迁行政纠纷,为加快区域融合提供法律保障。服务“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在提高发展质效上发挥作用。依法服务和保障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推动制造业向“常州智造”的转型。增强企业家财产财富安全感,推动形成有序规范、激励创新、公平透明、充满活力的法治化市场竞争环境。在增创宜居环境上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坚持打击、教育、预防并重,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改革,以改革促公正、提质效,着力解决法院工作中的制约和瓶颈因素。全力支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坚决保障国家重大改革部署稳妥推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加强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诉调对接和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审判流程,构建高效能审理团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问题,促进公正司法。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为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充分挖掘运用司法大数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在增创社会文明优势上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常州法治大讲堂”提档升级,加强典型案例发布,为构筑常州精神作出积极贡献。

五是全面从严治院,致力打造新时代过硬队伍。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提升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廉洁司法。坚持严格管理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加强履职保障,为干警的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员额制改革后各类人员的分类培养,构建符合规律的法官养成机制,实现专业化培养、专业化储备、专业化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常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