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2018年为民办实事
|
发布日期:2018-01-08 | 访问次数: | | 字号:〖大 中 小〗 |
|
|
1.推进优质教育
(1)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实施常州市第一中学、常州市翠竹中学、常州市金坛良常实验学校等一批学校重点建设项目,常州市第三中学、常州市教科院附中等20所学校建成投用。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施强健体魄、健康校园、视力保护、健康食堂、监测护航、健康心理等6个项目;创建国家级校园篮球特色学校10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5所;建成省级标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服务。
(3)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新增省、市级优质幼儿园15所,市级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7所,省四星级高中1所;新增省、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35个。进一步扩大教育发展基金规模,帮困奖优5000人次。
2.推进优质医疗
(1)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孕妇享受免费唐氏筛查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从3种扩大到29种;完成免费妇女“两癌”筛查14.5万人,儿童口腔筛查4万人次,窝沟封闭2.85万人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师500名,为市民提供健康讲座、健康义诊、健康在线咨询600场次以上。
(2)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共建型医联体各10个,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实施优先诊疗待遇和医保优惠政策,扩大基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基本药物目录,下沉500名以上专家骨干到基层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重点人群覆盖率达75%以上;实施“就诊一卡通、结算一账通”便捷医疗,年内8家医院开通自助挂号、实名就诊、诊间支付等服务。
(3)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构建“智慧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应用电子社保卡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利用移动互联网便捷挂号、缴费、配药,年内完成市本级80%以上医保定点机构接入平台,惠及市本级所有参保人员。
3.推进优质养老
(1)优化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65%、38%;老年助餐点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新增日间照料中心10个;推进社区老年康复点建设,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嵌入“健康卫生小屋”。
(2)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困难老人购买涵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内容的“养老服务包”,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全部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大力开展农村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离家不离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90%。
4.实施安心食品药品
(1)实施“阳光餐饮”工程。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00%,中型以上社会餐饮单位60%实现厨房操作网上全程实时公开,年内共建成3000家以上“阳光餐饮”单位。
(2)提升优化菜市场、打造“美好菜篮子”。提升优化菜市场,全年新建和改扩建菜市场20家;推进“安心菜市场”建设,年内60家菜市场实现“统一市场准入标准、统一提升快检能力、统一销售信息公示”;推进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集中加工经营区建设,建成10个集中加工经营区示范点。打造“美好菜篮子”,力争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设“吃在常州”农产品电商平台,让广大市民吃上常州好菜。
(3)强化食品药品监测。开展26000批次食品安全抽检及督查工作,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率达100%;加强对已上市药品、医疗器械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按不低于800例/百万人口开展药械不良反应监测。
5.实施安心交通出行
(1)实施交通畅行工程。持续开展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精细治理19所沿街学校、医院交通堵点,规范道路交通秩序,130个重点路口机动车守法率>98%、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85%、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率>80%。完成28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镇村公交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改造。创新交通事故综合处理模式,市区设立3个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交通违法记分管理,开办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学校。
(2)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全年新增泊位4000个;建成皇粮浜公园、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南岸绿地等停车场;具备条件的新建、改建的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建设地下停车接送中心,年内开工建设8个,建成2个。科学设置管理路边临时停车泊位。启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推进停车资源的共享共用。
(3)实施公交便民工程。新辟公交线路4条,延长公交线路服务时间6条,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周边公交线路2条。建成武进公交中心站、钟楼公交枢纽等2座综合充电站,并对社会开放。新建公交候车亭50个,改造提升170个,改善候车条件。推广移动支付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优化公共自行车布局,年内投放2万辆有桩单车。
6.实施安心社会治安
(1)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巡防,推进“雪亮工程”“金融安防提升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新建、改造主城区2100个(套)视频监控,完成10万户技防入户。开展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推动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和应急呼救器;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建设,新建5个镇(街道)消防站。优化公安服务,打造公安政务服务旗舰店,完善“微警务”服务功能,全面布局7个自助式公安综合服务站、99个一站式公安服务窗口,打造公安便民“10分钟服务圈”。
(2)实施社区治理提升工程。改进治理方式,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和谐社区达标率96.5%,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86%;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改造3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推广运用智慧社区APP,创新社区“微自治”治理模式。
7.提升生态绿城建设水平
(1)构建生态廊道、绿道网络。推进新运河、古运河等重要河道两侧生态绿道、亲水廊道建设,构筑依托水网、生态环通、面向公众的大生态、大休闲健身体系,实现连网50公里以上。
(2)推进小游园建设。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20处以上公共绿地,全年扩绿2000亩,打造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基本实现“居民出行500米进入公园绿地的要求”。
(3)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年完成成片造林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8.2%,提升重要生态功能区6000亩。
8.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实施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完成关河新市桥等4个控导堰工程,完工后,澡港河以东、老大运河以北主城区内骨干河道水流速度明显加快,水质得到改善。做好澡港河清水通道、河道整治、信息化等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2)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确保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有所下降,蓝天白云的天数有所增加,空气越来越清新。
(3)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市区按照可回收、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农村按照易腐烂垃圾、不易腐烂垃圾、有害垃圾的“三分类”要求,配备分类设施,完善收运体系,初步实现分类处置。年内完成309个居住小区、586个单位、37个行政村的分类投放设施及收运体系。实施生活垃圾收集“房改亭”工程,2018年完成工程量的30%,改造收集亭775座。
(4)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有序推进老城更新项目,全市各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2000套(户),基本建成10000套(户);实施老小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实施主城区12个易淹易涝区域改造。
9.实施文体旅游惠民
(1)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办好“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惠及市民超百万人次;打造“书香常州·幸福阅读”全民阅读品牌,全年推出200项以上高品质阅读活动;年内建成武进区长汀村、新北区徐墅社区等2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2)建设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便民亲民的社区体育公园,年内建成投用20个,新开工建设30个。开工建设钟楼区西林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30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新建和更新300个村(社区)健身路径。办好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设置50项以上群众性赛事活动。
(3)实施旅游惠民工程。组织困难群众、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免费体验景区、乡村旅游区(点)1万人次以上。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年内新增省级乡村旅游区5个;开通乡村踏青专线车,车票实行半价优惠。推出旅游惠民电子年卡,扩大旅游惠民年卡可使用的城市范围,景区总数超过35家。
10.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1)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全年引进接收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4万名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2800名以上;新增技能人才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3000人以上。
(2)深化医保精准扶贫工作。拓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增加保障病种,提高报销比例,进一步降低城乡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简化报销手续,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享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3)实施阳光扶贫工程。以新一轮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完成累计70%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按不低于5%的增幅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低保边缘家庭一次性生活补贴。“贫困家庭中的重残儿童”免费享有专业的康复养育护理。开展“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
(4)继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为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全年扩面单位2500家,扩面人数9万人。
|
|
主办:常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