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新北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8-07-02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新北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2018年5月25日)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新北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进行了集中学习,采取现场察看、查阅台账、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全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情况

《产品质量法》自19939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明确产品质量责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北区政府致力于全区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狠抓《产品质量法》的贯彻落实,在保护企业和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同时,维护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将质量纳入政府发展战略。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的意见》、《常州市新北区质量奖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设立了“新北区质量奖”,每年将“质量强区”工作纳入了全区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强调高新区发展要走质量振兴和管理创新之路。目前,全区质量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也明显提升,为全区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建立质量工作协调机制。成立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末考核的要求,加快推进各项任务分解和落实。制定分解各镇、街道和各职能部门质量强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区政府蓝皮书;多次召开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督查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对照蓝皮书要求,对各镇、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绩效考核。三是健全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印发《新北区质量强区定期质量分析制度》,每年编制新北区质量报告,系统分析全区商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综合质量状况和重点行业及产品质量状况;编印《市场监督管理数据分析》,涵盖企业注册数据、消费保障数据、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客观总结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质量强区工作成效。

(二)提高法制意识。一是强化法律学习,夯实执法基础。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和建设过硬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专家授课、法规培训、外出交流等活动,充分运用工作例会、案例研讨、疑难会诊等方式,边学边干、边干边积累,使行政执法人员学好用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实现工商的商事执法、质监的技术执法和食药的专业执法全面融合。二是扩大社会宣传,营造法制氛围。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编写了《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目录》,结合“3·15”“质量月”“计量日”等活动,借助网络、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动《产品质量法》广泛宣传,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为加深法律宣贯效果,定期开展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并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引导推动企业加快导入和实施卓越绩效标准的步伐。

(三)创新监管机制。一是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深化。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017年共抽查企业811户,发现弄虚作假、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共计119户;开展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198个批次,合格193批次,合格率94.47%;国家监督抽查34批次,合格31合格,合格率91.18%;完成流通领域抽检197批次,合格131批次,合格率为66.5%;开展食品、药品、药械、餐饮等各类质量抽检3299批次,其中不合格322批次。作为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工程,推动我区在全市率先建成食品快筛快检中心,应急检测能力覆盖25大类294项,全年开展含铝面制品、卤菜罂粟碱等加急检测200余批次,风险快筛快查3424批次,移交问题线索23起。二是线上线下监管成效显著。建立网络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充分运用阿里“红盾云桥”系统和美亚“取证魔方”系统,率先开展外卖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在“618”、“双十一”等网售高峰对辖区天猫网店、京东网店销售的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和汽车内饰等70批次网络商品实施风险监测,约谈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13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6条,责令整改企业网站11家,发现处置各类涉网案源线索34条,查结网络违法案件6起,罚没入库8万余元。三是三大安全监管更加有力。围绕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奔牛何家塘羊肉小作坊集中区作为全市首个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受到了新华日报专题关注报道;实现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电子监管全品种覆盖,不断完善基本药物质量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全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深入开展涉危化品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电梯安全攻坚战,不断巩固气瓶信息化安全监管成效,扎实推进叉车、油气管道、大型游乐设施、锅炉等领域的隐患治理,全力确保我区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安全风险实现了总体可控。四是消费维权水平不断提升。呼应消费者质量需求,充分保障消费安全放心。积极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在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等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70余家,即时即地处理消费纠纷3.7万余件;2017年共处理投诉举报4118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33.9万元,并妥善处理了12件群体性投诉,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强化消费维权执法,办理“诉转案”30件,罚没38.56万元。

(四)加大执法力度。一是突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围绕地方政府和群众关注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了“地条钢”、假药制售、非法添加、打传清传、假冒伪劣等一批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成功查处了注水牛肉、假减肥药、含铝面制品、冒用3C认证及商标侵权等一批重大案件。二是加大质量案件查办力度,2017年查办质量不合格案件30件,特种设备案件8件,认证认可案件2件,全年查结一般程序案件141件、简易程序案件108件,共罚没入库760.1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三是构建协同办案和行刑双向移交机制,向公安部门移送食药涉刑案件28起、传销涉刑案件2起,主动联系检察院,积极落实“处罚到人”制度,对涉刑经营主体做出吊销证照和个人资格罚等行政处罚。在与公安部门共同查办的制售假减肥胶囊案件中抓获各级代理7名,端掉了河南、广西等外省的假药生产窝点和中转仓库,查货加药30于万粒,涉案货值上亿元。

(五)提升品牌建设。一是品牌建设继续领跑。制订“品牌战略”和“标准化+”两个三年规划,成功召开全区品牌发展推进大会,为我区质量强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全年新增注册商标2089件,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17件,新增了天合光能、光阳摩托2件驰名商标,驰、著名商标总数连续六年位列全省开发区首位;中华恐龙园获评全省品牌战略示范企业金帆奖;全区自主品牌增加值占GDP之比提前完成20%目标,促成苏晶电子商标权质押融资达2000万元,这些都为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升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标准化工作实现赶超。我局精准引导和主动帮扶千红生化、光洋轴承、康辉医械、宏微科技、宏发纵横等一批上市或上市后备的行业领军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仅2017年新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共计18项,5家企业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6项,并列全市第一,尤其是国际标准连续两年新增4件,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区累计制修订各类技术标准280项(不含企业标准),其中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131项,行业标准136项;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5项,省级标准化试点18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拥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三是质量强区稳扎稳打。2017年,全区15家企业获评江苏名牌产品;36家企业获评常州市名牌产品;3家企业获评江苏首批“双百品牌”产品,总数位列全市第一;千红生化成功获评“市长质量奖”,并作为唯一企业代表在全市质量强市大会上交流发言,全区质量强市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

二、《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责任意识薄弱。企业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的主体,但仍有部分经营者远未建立“企业家精神”,缺乏质量意识,只顾眼前利益,既不主动学法,还常存侥幸心理。部分企业经营模式落后,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较低,不能持续保持获证时的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原辅料采购验证、出厂检验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致使个别产品质量较低。

(二)质量共治尚未形成合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协作机制、宣传培训机制、考核督查机制。因此,在打造区域质量品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创新跨部门合作模式、培养消费者质量自觉、发挥媒体舆论力量等方面仍有待拓展加强,需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构建起质量社会共治局面。

(三)监督抽查力度尚待增强。目前我区并未设立专项抽检经费,难以保证提高抽查频次、扩大抽检覆盖面、增加检验检测项目,难以及时发现质量风险。而国家、省、市级的产品抽查数量和覆盖面较小,不能完全体现我区的质量总体水平,无法增强掌控全区产品质量状况的有效性。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质量法治意识。区政府要将认真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质量工作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自觉抓好质量工作。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意识,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路子。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提升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社会发展下产品服务质量最新需求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对群众、对消费者进行普法宣传,不断丰富“质量全民关注”的内涵。要定期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报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对重大质量案件及时予以曝光。

(二)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质量高地”。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从“升”字上下功夫,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产品抓,抓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提升、环境质量提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围绕老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农产品、纺织服装、食品药品、工艺玩具等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制造出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的高质量产品。要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测评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转变,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区政府要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好产品质量工作,大力推进建设质量强区,深入推进品牌战略、标准战略,持之以恒地抓品牌建设,以品牌提升质量,以品牌壮大产业,以品牌引领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产品”向“品牌”的转型升级,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开展区域品牌培育,积极创建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要以中小微型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从落实好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入手,主动查找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质量标准。要发挥社会协同共治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

(四)进一步凝聚监管合力。努力构建质量共治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模式,注重社会各方参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要下沉监管重心,加强对高风险产品、重要民生产品、重要消费品的全过程监管。要加大财政投入扩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和覆盖面,增加抽查的频次,特别是加强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监控。要全面推进质量体系、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质量信用“黑名单”等制度,加大对企业的信用约束和失信惩处力度。要通过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基层的执法能力。要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水平,加强对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全面监控,保证不留空白。

以上报告,供审议时参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