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我市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进行监督
问题提出:
陈建共等13人位代表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在疫情应对中经受住了考验,但与重大疫情严峻挑战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尚显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迫在眉睫。
建议:要在整体规划上狠下功夫,要按照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重点在服务体系、能力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大方面精准定位、加大投入、提升水平,在省内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
对我市城区“小散乱”污水排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问题提出:
陈伟斌等19位代表提出: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部分“小散乱”经营户存在排水管漏接、乱接、混接等情况,导致污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甚至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恶化、河道水环境破坏。
建议:
1、全面梳理,摸清底数,查清数量规模、预处理设施运行、排水去向等情况,力求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并将排查结果分类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
2、生态环境、住建、城管、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等部门要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3、各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监督机制,用行政处罚手段倒逼排水户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并确保新开企业的污水排放规范达标。
4、依托属地基层单位(包括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等)持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为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提供便利
问题提出
周智夏等13位代表提出:目前,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已经启动,但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存在资金筹措难、审批手续难、矛盾协调难等问题。
建议:
1、在老旧小区改造时,由政府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协调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在改善小区整体环境的同时,为居民加装电梯做好电梯外围准备工作。
2、居民加装电梯是民生工程,应简化审批手续,采用一站式服务,为居民加装电梯提供指导帮助。政府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委托平台公司统一加装电梯,租赁给居民使用。
3、积极帮助协调矛盾,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作为第三方出面协调矛盾具有公信力,帮助居民加装电梯同时,又促进邻里和睦。
强化财源培植理念,做强政府性担保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问题提出
恽东玉等13位代表提出:我市对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存在起步较低、规模较小、定位不明的问题。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保住市场主体,稳住税源根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日趋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统筹推进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2、整合资源扩大市级担保机构规模。
3、推动新设立担保机构市场化、实体化运行。
4、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5、建立完善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
提升常州国际机场形象
问题提出
胡丽敏等10位代表提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于1986年3月正式建成通航,距今已经34个年头,是江苏省较早建有机场的城市之一,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反观兄弟城市无锡,依托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无锡机场乘势而上,裂变发展,2019年,旅客吞吐量797.5万人次。
建议:
1.周边配套和商业支撑是机场的软实力,要对商业业态进行扩容,引进一些有分量的品牌、商铺。
2.全面提升VIP贵宾室,餐饮中增加体现常州特色的食品,有效推广宣传常州。
3.增加航线班次,目前航线主要集中分布在国内大城市,可以拓展更多中小城市航线和国际航线。
加快我市农村道路亮化设施建设
问题提出
张巍等11位代表提出:我市农村道路照明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大范围推广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建设,让农村地区晚上能够亮起来、美起来,既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所急、所盼。
建议
1.建议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在每年投入的新农村建设的经费中,设置农村道路路灯建设、维护经费,并明确每年度农村道路亮化的目标。
2.在建设中注重节省成本,此外,注重路灯的后期养护。
3.建议把溧阳一号公路沿线道路作为重点路段,优先建设亮化设施。
4.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加大资金投入,可采用市财政投入为主,并结合村委农户的自筹资金,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问题提出
许新跃等10位代表提出: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经济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对司法系统,特别是人民法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易造成案件来不及办理,积压等情况,挫伤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建议
要加强法官的能力素质提高,以提高办案质量,减少案件积压;法院对案件积压,要有明确的结案时间限制;法院对法官要建立问责制度;纪检委对司法部门要建立监督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依法加强规划体系建设 打造宜居美丽明星城市
问题提出
金万新等12位代表提出:改革开放以来,规划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城市规划体系还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问题,需依法加强规划体系建设,把常州打造成宜居美丽明星城市。
建议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强化市级规划的统筹性、主导性,弱化各区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导向作用。全面梳理各项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各项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确保专项规划的落实。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拓展规划编制的主体,全面实施规划委员会制度,保障公众对规划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依法完善规划的审议、报批、调整、备案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规划的审议、报批、调整和备案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发生在规划工作中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
支持常金快速路(华城路东延)建设
问题提出
王艳红等12位代表提出:2015年,金坛撤市设区,金坛城区与常州主城区的沟通日益密切,但华城路东延项目一直未实质性推动。常金快速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常金“高快普”综合通道功能,推动金坛加快融入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加速常金融合发展。
建议
1.加快推进项目前期研究,条件成熟后,由常州市交通局列入建设计划,统筹推进。
2.加强与镇江市、丹阳市、武进区、钟楼区的对接协调,做好路线走廊带及相关建设条件预留。
在外来务工人员住宿区建立有效公共卫生服务机制
问题提出
王小强等10位代表提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民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尤其是建立能够普及全员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以现有小区和已有村落或街道为主要单元,针对本地户籍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外来人员集中的职工宿舍、住宿园区等区域未能根据外来人口的流动性特点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建议
1、在住宿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并增加相应的卫生服务资源和配备,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2、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简、便、验、廉的特色服务。
3、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卫生防病意识,增加其自我保健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宿舍区而建立的卫生服务中心,探索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单位实行共建共管等多样服务机制。
5、把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