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龙游河位于常州市区南部,属太湖流域湖区水系,北至老运河,南至大通河,由刘塘浜、三宝浜、21米河等支流组成,总长6.1公里,全部位于天宁区境内,是该片区排涝和引水灌溉的主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沿河周边房地产及配套的开发建设不断挤占河流原有空间,目前龙游河河道平均宽度15米,最窄处仅有6米,防汛防洪、排污排水压力日益繁重,汛期和大雨期间对主干河道带来巨大冲击和风险。
二、实施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从人文背景来看,作为大运河的分支,龙游河有其特殊的意义。龙游河沿线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民俗文化星罗棋布,包含园林、祠庙、漕运、工业遗存等各类特色文化,名人资源极其丰富深厚,是记录常州悠久历史与城市变迁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市正值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关键时期,实施龙游河综合整治既是抓住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机遇,更是探索“微更新”“微改造”唤醒文化记忆、还原历史原貌的一次有益尝试,整治后的龙游河可打造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常州样板”。
从群众呼声来看,龙游河一直是沿线居民所急所盼的“头等大事”。龙游河经过5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其中老小区、城中村占到了大多数,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串管现象严重、违章搭建乱种多,龙游河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或V类。特别是到夏天,恶臭四溢、蚊蝇成群,许多居民连窗户都不敢打开。面对日渐恶化的环境,单靠“治水”已远远不够,加快沿线的综合整治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三、整治方案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建议市政府将龙游河综合整治作为全市水环境治理的重点,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相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下决心、花功夫改善龙游河沿线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综合整治应以“活力水岸,幸福纽带”为主题,“水清、路通、景美、功能配套”为目标,实施“无证建筑拆除、房屋征收、雨污分流及截污、清淤驳岸、景观及业态提升”五大工程,需投入约4.48亿元,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无证建筑拆除。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沿线违建大量存在,项目需拆除的无证建筑物共146处、12000平方米,补偿总金额约1000万元。其中:彩钢瓦建筑55处、2224平方米;2008年后砖混结构建筑6处、419平方米;2004年至2008年砖混结构建筑5处,354平方米;1990年至2004年砖混结构建筑77处,11738平方米(包含放心车库15处,3380平方米)。
二是房屋征收。沿线共涉及征收23处,总建筑面积29139.89平方米,征收成本约2.22亿元。其中非成套房17处,7969.96平方米;非住宅6处,21169.93平方米。
三是雨污分流及截污工程。对河道周边区域的污水管网进行补充和完善,主要包括对部分自然村、住宅小区的阳台进行污水补充截流以及在适当位置设置调蓄池调蓄处理初期雨水,工程费用约5000万元。
四是水利工程。开展龙游河全线清淤疏浚,清淤方量约22500立方米。新建沿线驳岸缺少段,同时对破损段进行修复,依据不同条件驳岸形式主要采用自嵌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仿木桩挡墙和钢板桩-工法桩挡墙等,工程费用约3000万元。
五是景观工程。共涉及基础类、桥梁工程和提升类3方面,工程总费用约1.365亿元。基础类中绿化将尽可能保留原生植被,沿河慢行步道全部实现贯通,建成后绿道总长度将超过12公里。景观桥梁以“龙游三宝、廿四桥”为主题,专题研究设计桥梁的类型、风貌、尺度,目标打造府城内河桥梁博物馆。配套提升包括新建公厕、驿站、避雨设施、座椅、垃圾桶、标识、夜景照明以及围墙、栏杆等整治维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