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助并举 服务大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之监督篇

发布日期:2022-02-22 访问次数: 字号:〖


“请问医保局,2020年,审计查出市62家定点医疗机构存在超标准、重复收取费用等问题,今后如何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这个问题虽然已经整改,但我们考虑到长期管理措施,将从四个方面加强监管……”去年12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题询问,8家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面对面应询、答复。

这是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的又一成果。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大问题和民生关切,通过监督模式的不断创新,力求精准有效,提升监督的“咬合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监督成绩单。5年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82项,执法检查15次,开展专题询问9次,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议大事、抓要事,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中之重。比如,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调研,在长江流域设区市中最早作出决定,促进和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并每年重点督查决定落实情况,助推常州市率先破解“重化围江”难题,滨江经济带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财政资金要花向哪,不仅老百姓关心,也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领域。2017年以来,持续创新性开展政府投资计划审查监督,制定审查监督办法,将计划审查监督提前到计划编制阶段,建立计划审查专家咨询制度和“三审制”,在全国率先形成覆盖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审查监督制度体系。2019年,又推出常州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从静态时点监督到动态实时监督的跨越,让政府“钱袋子”更加阳光透明。

本届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制度创新,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等热点问题,做到监督不留死角。2018年起,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采取听取专项报告和综合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1+3”报告全覆盖,向全市人民报上国有资产“明白账”。同时,依法开展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作出进一步规范常州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决定,自2018年起,政府每年向人代会报告政府债务情况,给政府债戴上“紧箍咒”。

针对司法体制改革新情况、新格局,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司法监督新途径、新模式。从2018年7月起,在全市持续开展“三百”(听百案、议百事、评百员)活动。5年间,先后组织五级人大代表4250人次,对全市两级法院开庭审理的380件案件旁听,对980人次法官、检察官、律师进行评议,梳理出涉及劳动争议、公益诉讼、妇女权益、营商环境保护等各类问题396件次,有力促进了“两院”司法水平的提高和司法公正。

不仅如此,本届市人大常委会还注重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议案建议督办等多种监督形式,多点发力,提升监督实效。2018年下半年,《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就贯彻实施情况进行2个月的执法大检查后,在联组审议的同时开展了专题询问,市政府两名副市长和22个部门负责人应询。

万家灯火收眼底,百姓忧乐上心头。在民生热点的监督上,本届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运用“组合拳”式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实。5年来,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每年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开展“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相关法规执法检查、专项视察和专题询问。针对部分河道污染突出问题,2017年、2018年分别把市区河道水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为“一号议案”,督助常州市水质改善在全省设区市领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常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