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 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 2022-10-29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  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年10月27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 戴文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由周云东等1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被确定为“一号议案”。4月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处理意见》(常人发〔2022〕16号),转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

为扎实推动议案处理意见的有效落实,经济工委将“一号议案”的督办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多次组织各类形式的调研和督查活动,持续跟踪督办。7月份,我委协同人事代表工委把“一号议案”的督办作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的主题,同时组织在常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数字经济发展并召开座谈会,市委书记陈金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萍听取各级代表对于推动“一号议案”办理的意见建议并作重要讲话,就“一号议案”办理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9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一号议案”处理意见办理情况集中调研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报告,白云萍主任再次明确了办理工作要求。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

一、议案办理进展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一号议案”处理意见交办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盛蕾专门作出批示,常务副市长李林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进行任务分解,明确牵头和配合部门责任,要求各相关部门、各板块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议案处理意见推进落实,“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有序推进。

(一)建立健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市政府加强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多次研究审议数字经济重点规划、重大政策、重要工作,出台系列政策,采取切实措施,统筹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重要事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拟成立常州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陈金虎任第一组长,市长盛蕾任组长,相关分管市领导担任副组长,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全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政策制定、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及重大决策,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同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工作规则,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出台系列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常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关于在全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的实施方案》,将于10月份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全面提升常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围绕构建数字创新发展体系、推动数字产业健康发展、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活力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三是形成协同合力。市发改委在牵头编制《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全面提升常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筹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工信局聚焦“智改数转”先后制订出台10多项政策措施;科技局、财政局、金融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同向发力,初步形成了部门协同、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培育壮大引领发展的产业体系。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领域更广。全市新增5G基站2364个,累计开通5G基站13420个,市域5G网络覆盖率达99%;企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推进,国佳云为综合型二级节点成功上线,全市已建成二级节点企业5家,累计接入企业4178家,标识注册量超368亿,位居全省第四。二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加快。据税务数据反映,1-9月,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开票销售额2472.4亿元,增长29.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5.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苏南第一。分行业看,四大核心产业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支撑强劲,实现开票销售额1950亿元,增长30.9%,占数字经济产业销售的比重达78.9%,位居全省第一;数字产品服务业销售回稳向好,增长10.4%,不仅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的发展态势,而且也是苏南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稳步快速发展,分别增长24.9%和29.4%。

(三)聚焦推进“智改数转”的成效初显。把“智改数转”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和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纵深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一是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围绕“常州智造”持续发力,今年以来,我市11家企业入选2022年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累计争取国家级智能制造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项,建设省级智能工厂15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65个,均位居全省第三;获批入选省级首台(套)重大智能化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项目160个;创建市级智能工厂11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3个、市级智能车间346个。二是全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高地。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标杆示范引领、灯塔工厂培育、链主企业产业链协同平台建设等专项行动,定向支持天合光能、中创新航等30余家重点企业对标创建,有望实现“灯塔工厂”零的突破;全力支持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至9月底,我市新增省五星上云企业20家、四星上云企业115家,均列全省第二。累计拥有国家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23个,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3个,星级上云企业达1127家,超1.3万家企业使用云服务。三是全程加强支持指导。以企业“智改数转”需求为导向,先后出台《常州市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实施方案》等10多项细则或指导意见,强化目标引领,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统筹支持指导,给予梯度奖补支持。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和省有关数字产业专项资金2.66亿元,兑现各类贴息、补助、奖励资金2.67亿元,有力推动“智改数转”工作开展。

(四)加快集聚创新驱动的要素资源。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大力推进“双招双引”,营造创新生态。一是加快平台载体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于9月建成运营,正围绕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汇空间信息研究院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正致力于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江苏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与季华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数智化柔性装配系统研究与示范平台,全市已建成相关领域新型研发机构22家、重点实验室24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聚力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张榜“储能电池的数字孪生及安全”、“数字液压缸专用传感器解决方案”等5项数字技术创新项目,高质量开展“揭榜挂帅”新型科研攻关工作;新增“数字技术创新”等专题,聚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方向,支持一批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今年已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相关项目66项,“面向精密制造的全国产化工业机器视觉计算平台的研发”、“基于芯片封装的指纹的轻量级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等7个项目获省立项支持。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育。今年共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人才团队5个,其中院士团队2个;引入数字经济领域创业类领军人才项目73个,创新类领军人才项目11个。深入推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截止8月底,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47万名。四是强化资金支持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新设总规模20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基金、5亿元的IT产业链基金、2亿元的工业转型发展基金等,聚焦支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实施新一轮“龙城英才计划”,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量身定制式支持,累计直达兑付资金6500多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是我市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形势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切实把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让数字技术更多地赋能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532”发展战略实施,更快地建设“国际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

(一)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要充分认识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在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我市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的优势,将发展数字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点聚焦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将我市打造成为国际化制造业数字转型标杆。统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经济产业,完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打造全国一流、区域领先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力。

(二)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要完善数字科技创新体系,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工业标准和技术短板,深化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以创新驱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要把“智改数转”工作提升到促进我市转型升级、重振产业雄风的战略高度,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夯实我市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微观基础。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积极招引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经济产业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我市。要推动优质数字经济企业用足用好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企业利用募投项目、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提升产业链,增强数字经济领域核心竞争力。

(三)进一步加强统筹引导。要充分发挥市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督查重点任务进度情况,及时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建立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特别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因业施策、分类指导、试点引导,加快形成全方位、各领域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格局。完善各类政策的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财政、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的集成整合与动态调整,因时制宜构建更加精准管用、更有前瞻性的政策体系。各部门、各板块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发展理念,着力促进数据、平台等高端资源要素的开放共享,共同帮助企业解决数字人才缺乏、转型资金紧张、数据共享不畅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