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4-27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2022年4月27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主任 戴文龙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由周云东等1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被确定为“一号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一号议案”交经济工委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议案处理意见,从3月初起,市人大常委会戴士福副主任带领我委开展了系列调研,先后召开辖市区、相关部门、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赴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等地区有关重点企业、载体平台、开发园区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及处理意见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存在问题

我委针对调研过程中了解的情况以及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经济发展竞争力不强

1.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偏小。2021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左右,低于南京(18%)、苏州(14.5%)、无锡(10.5%)等地。

2.数字制造业集聚度偏低。2021年,我市数字经济规上制造业企业544家,实现产值223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0.6%和16.8%。在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数字产品制造的核心产业中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度较低。

3.数字服务业支撑作用偏弱。我市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服务业方面缺少具备生态构建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头部平台,2021年上述行业规上企业仅119家,实现营业收入194.7亿元,仅占全省的4.2%。

(二)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驱动力不足

1.服务能力弱、针对性不强。我市数字服务企业偏少偏弱,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部分地区为企业提供的“免费诊断”和转型方案,实施效果欠佳。许多分段式和碎片化进行的数字化改造项目,与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的标准相距甚远,难以获得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影响企业“智改数转”的积极性。

2.政策系列化、有效性不强。缺乏引导数字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系列化政策和举措,在集聚资源、培育产业、示范引领等方面前瞻性、操作性不强。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以大中型企业的单点、局部、部分环节软件应用装备智能化升级为主,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大多尚未涉足,企业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智改数转”尚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产业链关联度低、产业集聚度低。

3.企业紧迫感、主动性不强。广大市场主体虽然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面对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下企业“保生存”的压力,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主动性不强。据对全市160家星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专项调查结果显示,56%的企业尚未形成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计划,34%的企业尚未开展任何数字化转型实践。

(三)数字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缺乏重大平台支撑。在数字经济领域既缺乏“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也缺乏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项目落地布局,同时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载体仍在加紧推进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重大创新载体平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集聚、人才汇聚作用。

2.缺乏核心产业支撑。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智能感知与控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技术缺口较大,部分关键装备和核心部件、工业设计、工艺仿真、工业APP等工业软件几乎全部依赖外部供应,严重制约我市向国际化智造名城迈进的步伐。

3.缺乏人才体系支撑。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制约问题突出,特别是高精尖人才、跨界人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知识、既有互联网思维又理解制造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二、处理意见

在深入调研、综合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强渗透、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撑点,更是区域竞争的着力点,需要从顶层设计抓起,加强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力度,不断加快数字技术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步伐,切实把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为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奋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汇聚数字新优势、增添发展新动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系统谋划,构建发展新格局

1.坚持规划引领。充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加快研究制定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或三年行动计划,把规划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各地区,引导各辖市区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相互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2.强化政策引导。整合优化产业、创新、金融等政策,强化政策集成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政投入机制,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引导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聚焦支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借力资本市场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3.优化服务引育。支持发展一批聚焦数据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研究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围绕企业经营全周期、产业发展全链条、社会治理全方位、民生服务全过程,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和服务深度融合。

(二)提升产业能级,培植竞争新优势

1.增强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竞争力。聚焦我市智能装备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物联网、信息安全等基础性数字产业,针对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的短板弱项开展链式招商,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升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竞争力。

2.壮大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爆发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一批优质项目和创新技术加速对接落地,积极打造一批重点数字领域产业集群和数字龙头企业,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鼓励数字技术新兴产业技术自主和模式创新,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积蓄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新潜力。把握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布局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前沿数字产业,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产业化发展进程,在产业竞争中积蓄新兴动能。

(三)聚焦“智改数转”,探索转型新路径

1.聚力应用场景,形成数字效应。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城市,深化与华为、京东、阿里等战略合作,支持形成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和行业性应用平台普及,探索智能制造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推广,培育以用户需求为牵引的“制造商+服务”“产品+服务”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有效赋能中小企业,开发低成本简易化的智能装备、工业软件,解决“一企一策”数字化转型问题。

2.聚焦高端制造,形成品牌效应。重点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和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传统行业,借鉴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先进经验,聚焦常州标志性产业链,以“链主工厂”“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供应链控制力的“品牌企业”,通过行业协作、供应链协同,整体带动常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聚合优质资源,形成示范效应。鼓励和支持行业优秀企业主动置身国际化大局,自觉融入一体化全局,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加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创建全球“灯塔工厂”,争创各类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形成创新融合、高端集聚、集成应用、高效辐射的示范效应。

(四)激发创新活力,建立支撑新体系

1.加快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围绕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中的堵点难点,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大院大所科技合作,推动开展数字创新技术合作与攻关,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载体。依托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以及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平台纽带,积极招引数字经济领域双跨平台、研究机构等高端载体落户我市。

2.加强高难度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数字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供应链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或共性关键技术,高质量开展“揭榜挂帅”工作,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3.加力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育。加快完善“高精尖缺”人才目录,创新实施新一轮“龙城英才”计划,精准引进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行专人联系、一人一档、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量身制定支持政策,重引进更重留用。

(五)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进新机制

1.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制定、工作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及重大事项决策,形成决策高效、分工明确、协同配合、推进有力的工作机制。

2.完善考核体系。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对市相关部门和辖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中,通过考核“指挥棒”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真正落实到部门、板块的实际行动中,形成上下一致、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3.加强统计监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加强全市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数字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全面准确反映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