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
||||||||||
|
||||||||||
关于2023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3年12月28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报告2023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些年,我市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政府的“头等大事”,擦亮“六个常有”民生品牌,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确保年底交出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市人代会票决的10项民生实事32个指标,细化分解为66项具体任务,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常有善育”工程。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3家,建成7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和社区示范托育点。幼儿园新增普惠托班176个,提供托班学位3520个。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3所,新建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10家。 (二)“常有优学”工程。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22个,新增学位2.7万个。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建成省优秀中职学校。全市累计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讲座4888场,受众411.8万人次。 (三)“常有健康”工程。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市儿童医院新院等重点公共卫生项目竣工投用。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加快建设,招收名城创新全职博士后14人。完成1411例远程动态心电监测,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全市委属医院上线运行“住院病历资料在线获取”功能。完成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5.68万人次,举办“运动健康大讲堂”公益宣讲42场。 (四)“常有颐养”工程。建成11家镇(街道)综合性为老服务中心、32个老年助餐点。为15.8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500户。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新增标准化老年医学科6家,全市28个心理关爱项目完成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15825人。建设家庭病床1007张。 (五)“常有众扶”工程。培育发展4A及以上社会组织67家,建成7家标准化“德康驿站”。实施助老、助残、困境儿童帮扶、困难救助等公益项目254个,开展公益课堂932场,公益服务1777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3万人次。建成“梦想小屋”400间,招募“希望家长”571人,累计开展“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爱心暑托班”等关爱活动280余场。 (六)“常有安居”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8个,新增既有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412个、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24万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0部。新建或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2.42万套(间),完成1.4万户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 (七)就业创业富民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02万人,支持大学生创业2579人。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7.4万人次。为8723名2022年留常毕业生发放住房公积金缴存补贴2180.75万元,为6758名2023届留常毕业生发放住房公积金首次缴存补贴202.74万元,向22名毕业生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953.1万元。 (八)交通畅行工程。打通断头路11条,完成道路交叉路口改造2处。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9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共享5家,4.06万个停车泊位信息接入“智慧停车平台”。建成8所学校地下接送中心。新增信号灯控路口联网81处,实现中心城区信号灯路口联网控制率100%。在208个信号灯控路口布设人工智能信号自动优化系统。更新200辆纯电动公交车,新建候车亭82个。新辟公交线路4条、优化公交线路21条,开通校园公交线路7条,建设助残公交示范线路2条。 (九)生态创优工程。实现增核绿地4400亩。完成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30个、河道整治工程6条。口袋公园竣工28个。新建或改造更新城镇污水管网85.6公里。完成25条示范幸福河湖建设,评选出20个小微水体优秀片区。 (十)公共安全提升工程。建成公共安全体验馆10家,开展重点领域人员安全培训12万人。完成20所学校的气改电工作、改造燃气管网348.5公里。开展30个品种1150批次的食品抽检。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市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紧扣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工作推进更加高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督促下,全市民生实事工作体制愈发健全,推进机制持续完善,不断释放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高位调度部署,指导推进落实。市人大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监督,和市政府联合进行现场督查,推动工作闭环。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专题会议和市政府领导班子碰头会经常性研究民生实事工作,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各位副市长围绕分管领域中的安全教育、就业创业、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畅行、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医疗资源布局、托育机构管理、食品安全等具体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顶层方案,统筹解决困难问题,全力保障工作推进。市政府办公室作为总牵头推进部门,开发上线了民生实事“云图”系统,并显示年度718个民生实事项目具体点位,实现了线上进度监测、统计分析、研判预警等功能,对项目推进起到了良好助力作用,获省人大称赞“常州原创、全省首创”。 二是创出品牌特色,“六个常有”更加响亮。“六个常有”是近年来我市在民生领域着力打造的一张名片,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六个常有”辨识度、显示度不断提升,正逐步成为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地位的民生品牌。市人社局创新开设集线上政策宣传、重点企业招聘需求对接、个人求职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常州人才招聘”抖音号,成为政府直播带岗“第一号”,获人社部引领支持,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点名表扬。市住建局强化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质量验收监管和建设运营管理,分层次、多渠道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发展保租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市残联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0-6岁儿童各类残疾筛查实施细则与表单,实现“筛、诊、康、治、教”信息共享、服务闭环,分管市领导在全国残疾预防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为相关工作打造常州样板、贡献常州智慧。 三是聚合多元力量,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立足本职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市民政局在老年助餐点引入品牌餐饮企业,补齐助餐服务供给链,切实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让老年人吃得安心、舒心、放心。市城管局坚持贯彻“共建共享”理念,对全市现有的130个口袋公园开展“回头看”,发动群众参与,对口袋公园建、管、用全流程进行再梳理,查找存在问题、明确解决路径、推动整改落实。市水利局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宣传一批示范幸福河湖,并推出“水滴卡”积分制度,招募民间河长,营造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团市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成立市慈善总会新希望青少年发展基金,本地企业为“梦想小屋”建设捐赠物料、桌椅设施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困境青少年成长。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