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效 | ||||
| ||||
问题的提出:
徐雪春代表提出,当前常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虽然已达78%以上,但仍有超过118万人居住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受到农村缺乏稳定现金流、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引导力度不足、全过程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制约,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要求和广大农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
建议:
一、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盘活土地资源,推动资源变资金。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整合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构建新型农业投融资平台,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保障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三、进一步树立“建好更要管好”理念,合理筹划、落细落实,确保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问题。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