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
||||||||||
|
||||||||||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10月29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黄建德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提出人大议案4件、代表建议252件,其中政府系统共承办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231件,占提出总数的91.4%。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真办理,全部建议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答复,代表满意率为100%。建议办理结果为A类的有215件,占比93.1%;为B类的有13件;为C类的有3件。 办理落实好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市政府高度重视办理工作,把建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民生热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加以落实。 (一)落实责任,统筹推进。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履职担当,把办理工作职责落到实处。一是高位部署。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3月,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全年办理工作计划安排。盛市长提出明确要求:保证满意度,提升办成度,做好回头看,把好事办好办成,体现双向互动下的良治善治。各分管副市长也积极协调解决办理难点问题,并对条线承办单位的办理答复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二是示范引领。将6件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督办的建议、议案列为市级重点承办件,内容涵盖纺织印染行业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等方面,各领办副市长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推动整个建议办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市政府各分管副秘书长也领衔督办了11件重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分管条线部门的办理指导。三是压实责任。在巩固、优化各项行之有效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围绕《常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承办单位通过召开集中交办会,落实责任,明确要求,全力推进办理工作。市城管局把办理工作列入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与具体业务同部署同谋划,同推进同考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开展办理工作,做到每项建议“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 (二)沟通协商,凝聚共识。着力在丰富沟通形式、优化沟通程序、提高沟通能力上下功夫,充分了解办理意图和思路。一是丰富沟通形式。通过领导领办、代表视察、群众参与、媒体追踪等方式,开门办理,加强互动。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教育局、交通运输局,围绕“常有优学”“交通中轴建设”等主题,组织开展了2场见面会,邀请多名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与相关部门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共商发展良策,得到代表和市民的充分肯定。二是重视提办互动。切实做到“办前见面探意图、办中见面商对策、办后见面求意见”。针对张秋冬代表提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市公安局办前第一时间组建办理工作专班,倾听代表和群众诉求;办中,主动带着工作方案,多次走访人大代表;办后,抓住市人大领导督办的有利契机,组织实地调研,获市人大和代表的高度肯定。今年以来,电诈警情数、损失数分别下降35%、51.5%,电诈案件破案数、追赃挽损数环比上升127%、10.1%。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优化“主办单位积极牵头,多部门联合协同”的办理工作机制。近年来,对于需由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处理的办理件,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一同对接、见面、开会。针对江红霞等代表提出“有序恢复凌家塘市场活禽交易”的建议,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局一并调研、一并沟通、一并见面,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规范活禽交易行为的通告》,在《常州市禽类交易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市相关部门职责,实现市场内活禽交易有序恢复。 (三)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巩固好的办理制度,结合人大新要求,探索创新办理工作新机制,提升工作精准度。一是滚动式办理。认真组织开展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梳理B、C类建议,持续跟踪进展。特别是针对去年17件B类和C类件进行再办理、再答复,目前已有9件转化落实。例如,针对张惠芳代表提出“增加居民小区电力容量便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建议,市供电局紧扣用户需求,协助市住建局出台《关于物业服务企业支持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有效缓解了专变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二是调研式办理。针对人大代表有关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谏言献策,开展实地调研,完善法律制度,力争通过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针对陈新中等代表提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建议,住建局把物业管理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开展立法调研,新修订的《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先后经市人大通过、省人大批准,已于今年9月正式施行。三是赋能式办理。把年度民生实事和建议办理工作结合起来,相互借力、共同提升。例如,针对代表和群众高度关注的老年助餐和适老化改造的建议,市民政局将“常有颐养”民生实事推进工作与建议办理工作统筹考虑,在政策调研时邀请相关代表一并参加,听取他们来自一线的声音,让代表为民生事业赋能。目前已出台《常州市深入推进“常有颐养”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正接受市人大二轮审议。今年以来,累计助餐217.9万人次,服务老年人5.72万人。 (四)注重成效,服务大局。始终将建议办理工作当成促进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一是注重长远发展厚度。今年许多建议瞄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问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政府认真研究,积极采纳。针对周燕丹代表提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排放(碳足迹)认证等内容,盛市长高度重视,亲自调研,组织座谈。召开近零碳园区(工厂)和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现场推进会,出台《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建设常州市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品碳足迹认证,开展动力电池、绿色建材省级碳足迹认证创新试点。二是增加城市品牌热度。积极挖掘建议中的好思路,着力推动“新能源之都”建设。围绕关键产业链,积极吸纳匡丽莉等代表所提建议,加快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在今年出台的《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中对制定回收利用区域布点规划,相继推动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建成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线。目前,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第一;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在常州布局。三是提升政策实施精度。坚持民之所盼、行之所向,围绕“六个常有”的民生品牌建设,咬定目标,奋力推进。针对徐畅等代表提出“完善健康管理落地,强化传染病预警机制”的建议,市卫健委依托健康数据管理中心,健全保障体系,建成“智能传染病监测和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出台《常州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试行)》,全面梳理明确医疗机构15类50项公共卫生职责,推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落地。截至目前,全市甲、乙类传染报告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6.8%。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政府系统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人大代表的要求和百姓群众的期盼,办理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办理质量和办理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办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办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协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形成内部分工明确、外部协调通畅的办理工作网络,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推动办理标准化。作为政府机关,认真办理代表的意见建议,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围绕“确保满意率、提升办成率”的工作目标,靠前部署,协同推进,明确节点,定期调度,按照交办、领办、办理、答复、督办等流程环节标准化推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题调研等方式“开门办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办理要求,确保答复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推动办理协同化。对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的办理件,往往涉及事权交叉,需要多部门共同主办,督促办理单位加强沟通会商、协同配合、勇于担当,不推诿、不扯皮,做到职责分明,责任落实。加大对接合作力度,精准施策推动办理成果转化为务实举措,滚动实施往年C类件“回头看”“再办理”,切实解决一批关键共性问题。 三是推动办理长效化。市政府办公室将组织各承办单位认真总结今年建议办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把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验予以推广。同时,结合代表提出的建议,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增强群众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建议在政府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建议的办成率,不断提高代表和群众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满意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作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真正让代表满意、群众获益,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