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督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24-10-30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2024年10月29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  孙洁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督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大会期间,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256件。其中,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议事原案14件,有4件列为议案,即程宇等16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常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起草的议案》、于乐等10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对我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开展监督的议案》、吴英等13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助推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王恺等14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的议案》,由市人大常委会在大会闭会后审议,并将《关于对我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开展监督的议案》和《关于全面提升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的议案》合并处理。其他10件议事原案均转为代表建议处理。256件议案和建议中,财政经济类50件,农业农村类21件,社会建设类33件,教科文卫类49件,环资城建类70件,民主法制类21件,民宗侨及其他类12件。环资城建、财政经济以及教科文卫体方面工作是今年代表关注的热点领域,占比达66%。

(二)交办情况。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主任会议对代表议案和建议进行了交办,明确4件代表议案分别由教科文卫工委、环资城建工委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明确10件议案和建议为主任督办件,25件建议作为专工委重点关注件。256件议案和建议共涉及81家承办单位,其中:市政府办分办234件(含3件议案),占91.4%,市人大主办4件(含1件议案),市法院主办1件,市检察院主办2件,市党群部门主办15件。需由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处理的176件,占比达68.8%。

(三)办理结果。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努力提高办理成效。252件代表建议已在法定时限内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其中85.7%的建议采用走访或座谈的沟通方式,代表满意率为100%,没有不满意件和基本满意件。

办理结果分为以下三类情况:

1.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在本年度内能够解决的,以及所提问题已有明确规定或所提建议已被采纳的A类件建议231件,占比91.7%。比如:《关于做大新能源产业生态新能源产业强链建圈的建议》,市工信局会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等部门,制定《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工作措施清单》80项措施、向上对接争取20项重点事项,出台《关于全力服务新能源之都建设,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人才集聚区的意见》,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强化产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联动,推动“发储送用网”生态闭环进一步成型。再比如:《关于城市空间更新扩容的建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城管局、市住建局持续通过“敞墙透绿”、城市“边角料”和口袋公园建设等措施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自2021年启动园林绿化六大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公园绿地210公顷,新改建口袋公园144个、绿化景观路63条。

2.所提问题已经列入工作计划、三年内能够基本解决的B类件建议16件,占比6.3%。这类建议涉及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常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健全全民急救体系等内容,各承办单位将解决方案或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答复代表。如:《关于重视市级公立医院债务及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的建议》,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加强对公立医院债务情况监测,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将卫生健康重大项目与城市建设、区域开发等融合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医学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减轻医院负担,提高医院运营质量。

3.所提问题因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或条件不具备,暂时难以解决的C类件建议5件,占比2%。如拓展机场国际航线、开通沿运河免费旅游观光公交车、给予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帮助、拓宽工会经费支出范围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此类建议,各承办单位将有关情况向代表说明,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市人大、“两院”和党群机关办理建议情况。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主办4件议案建议,主要涉及推进《常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起草、进一步健全“家站点”建设、提升民生实事项目感受度等,办理结果均为A类,代表均表示满意。

市法院主办1件,为建立个人破产常州模式、提升法治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议,办理结果为A类,代表表示满意。市检察院主办2件,均为加强企业全面合规指导与服务方面的建议,办理结果均为A类,代表均表示满意。

党群部门承办代表建议15件,其中:市委组织部4件,涉及人才政策、公务人员任职前至基层锻炼等内容;市委宣传部2件,涉及关于加强“两湖”区域体系性文化研究和策划、合理使用手机等内容;市委政法委2件,涉及商业秘密处置、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等内容;市委统战部1件,为关爱民营企业方面的内容;市委网信办1件,为保护市民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群团组织5件,涉及工会经费支出、女职工权益保护、青年发展友好型示范城区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人才建设、残疾人停车等方面的内容。办理结果为A类10件、B类3件、C类2件,代表对办理工作均表示满意。

(五)其他意见建议办理情况。闭会后,代表通过微信等方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13件意见建议,主要反映在交通安全、城市管理、产业工人职称评定、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代表工委均及时作出处理,做到了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月”活动,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62件,其中需要市级层面处理的96件。专题召开交办会议,明确承办单位、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各相关单位将于11月中旬作出答复,代表工委将通过各辖市(区)人大常委会向代表和群众反馈。

二、主要做法

市人大常委会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不断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在立法、监督、决定工作中重视吸收采纳代表建议,做到代表建议工作同常委会行使职权有机结合。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聚焦“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有效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切实提高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加强引导服务,推动建议内容高质量。人代会前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发出通知,提供60多个建议选题,引导代表紧扣助力“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新能源之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议案和建议。组织代表开展会前视察,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协助代表在提出议案建议前与有关机关、组织沟通,使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代表工委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在常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和省人大举办的8期履职学习班,定期举办五级“人大代表E讲堂”,对代表提出议案建议进行专题辅导。同时,还组织“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月”活动,协助代表了解社情民意,收集议案建议线索。10月21日,专门召开市委、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沟通协商会,征集在常全国、省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选题,助力代表履职。

(二)压实工作责任,助力建议办理高质量。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后,代表工委会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过网上建议办理系统先进行预交办,并在2月22日的主任会议上再进行统一交办,同步下发分工督办通知,压实办理工作责任,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承办单位、市人大督办专工委和重点督办件;明确承办单位分管领导、牵头处室和具体承办人员;明确会办单位和主办单位答复截止日期,主办单位与代表见面答复截止日期;明确答复文件格式、承诺事项台账和“回头看”报表。同时,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办理通知,就规范办理、协同配合、跟踪落实等方面提出要求,进一步明确办理细节和办理目标。3月28日,代表工委会同市委办和市政府办举办建议承办单位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明确办理要求。办理前,承办单位普遍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办理方案,进行内部交办。办理时,主办单位通过现场走访、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微信等方式,认真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见面”要求,把交流沟通贯穿于办理工作的全过程。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建议督办高质量。出台《常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办法》,对主任督办件办理过程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办理进度和承诺事项,分步分类开展督办工作。一是根据办理方案分步督。对主办单位报备的重点建议督办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对照办理进度分步开展督办工作。其中,10件主任督办件由市委主要领导和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市政府领导领办,相关专工委配合督办;25件专工委“重点关注件”,由相关专工委结合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活动等进行专项督办。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30次专题督办活动,有200多人次代表参与建议督办工作。二是对照承诺事项专题督。二季度,联合市政府办公室,召开7场分管副秘书长建议办理工作条线推进会,了解办理进度和存在的困难,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阅办理答复,分析答复承诺事项,明确具体措施及落实时间,分阶段有重点做好督促推进工作,确保A类件答复中承诺年内解决的事项,均能按计划完成。三是了解反馈情况重点督。针对主办单位答复和代表的反馈情况,我们及时跟进督办。今年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仍然采用书面签署和手机端反馈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代表通过手机履职APP对157件建议“背对背”签署了反馈意见。

(四)抓实回头促办,推动滚动办理高质量。为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的评价工作,按照《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要求,7-9月份,我们联合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组织承办单位对2023年代表建议B类件、C类件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2023年16件B类件中,有9件转化为A类件,其他7件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如市农业农村局将《关于加强与创新农村个人建房管理的建议》《关于鼓励优化农村危房改造、自建房新建管理办法的建议》《关于出台完善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合并推进。2024年5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明确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九条措施,回应了代表提出的问题。2023年7件C类建议中有1件转化为A类,为《关于增加居民小区电力容量应对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建议》,市供电公司经统筹协调,对全市新建小区变压器按照全部车位安装充电桩容量设计;存量小区增容后负载率普遍在20%-40%,已经基本满足充电桩报装需求。1件转化为B类。为《关于新增孟河镇小黄山服务区或小黄山风景区高速出入口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经争取,目前省交通控股集团正在开展大港枢纽至罗溪枢纽段改扩建研究,争取小黄山互通与小黄山服务区扩容与江宜高速改扩建同期建设。在做好去年“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分别建立了2024年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表、2024年B类件答复承诺事项表、C类件“回头看”表,为下一步跟踪督办提供数据和内容支撑。

三、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及各个承办单位在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效果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在加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推动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与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议案建议的提出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代表对建议的基本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感觉,只能简单当个“二传手”就事论事。一些代表对建议的正面规范和负面清单还不够了解,提出的建议不够精准,虽然指出了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有效对策。此外,一些建议的调研不够深入,缺乏具体的数据和案例作为佐证,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二是承办单位的办理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少数承办单位没有将建议办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承办单位对办理的目标和要求设定过低。有的对自身的职能和职责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一些涉及跨行业、多领域、多部门的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出现了统筹协调与职责区分不清等问题。有的没有按照规定落实“三见面”要求,以电话、微信联系代替面对面沟通,由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代替了领导亲自沟通。

三是议案建议的办理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走实。少数单位过于注重答复,而轻视了建议的落实情况,或者虽然做出了承诺,但后续没有实际的行动,办理工作存在“文来文往”的现象。有的“回头看”工作不够扎实,对承诺事项的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不够明确。有的在约定的办理条件改变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再次答复。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为了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工作水平,我们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的方法路径,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代表工委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视察、调研、代表履职培训,为代表深入群众了解民意提供更多渠道;建立代表与有关机关和组织多元沟通渠道,提供知情知政信息,为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提供系统的服务保障。

二是进一步规范议案建议的处理程序。我们将对照主任督办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和办理要求,提高办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严格规范答复格式,严格规定办复期限,强化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办理成效。

三是进一步加大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我们将严格落实“三见面”要求,指导办理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办理方案,确保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我们将加强重点督办建议的督办工作,切实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及时反馈办理进展情况,着力解决代表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由承办单位和提出建议代表共同确定办理结果,提高办理质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