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常州(10)丨溧阳竹箦镇人大:紧贴产业特色 以阵地建设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发布日期: 2025-07-24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在溧阳,遍布城乡的一个个“人大代表之家”,正成为汇聚民意、传递民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一张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底色的代表履职网络正在溧阳大地上不断织密织实。

在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门口,挂着一块特殊的牌子,上面写着“溧阳市绿色铸造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点”。正是这个紧贴竹箦铸造产业特色的联系点,为镇区工业园的高质量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

近年来,伴随绿色铸造行业的快速发展,知名企业的纷纷入驻,让竹箦工业园区的动能愈发澎湃。“落户在此的新企业还在不断增加,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几个当时正准备投产的企业负责人找到我,表达了他们对园区企业用电问题的忧虑。”溧阳市铸造行业协会会长、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华说。作为溧阳市人大代表,陈信华把企业家们对于“用电问题”的想法带到了溧阳市绿色铸造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点的碰头会上。

“随着园区产能的不断扩大,早期的电网已经跟不上新的用电需求了,园区的电网需要全面升级。”时任竹箦镇供电所所长的蒋旭东也是溧阳市人大代表,他介绍,之前园区主供电源来自后周变电站4条10KV线、竹箦变电站4条10KV和永和变电站1条35KV线,9条线路一直是满负荷状态,有新企业入驻园区需要从后周或永和变电站拉线供电,不仅投资大而且线路通道难。

为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由蒋旭东率队的供电小组带着问题走进园区企业现场“把脉”,并就企业用电相关事宜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以此为基础提出的关于做好竹箦镇绿色铸造园区电网规划的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连心桥”“民意路”,办理代表建议更是检验“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履职成效的“试金石”。

这条含金量满满的“电网改造”建议很快就有了具体落实。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结合电网分布,兼顾设计、运行、检修、客户服务等全过程业务的管理需要,开始了竹箦工业园区电网升级的全面规划……

今年4月22日,历时1年零4个月,溧阳市供电公司北村11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入运行。如今站在崭新的、位于竹箦镇工业开发区内的变电站边,电流声、设备嗡嗡声在耳边响起,满格电力正准备输往园区内的各家企业。这座全户内布置的智能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智能化设计和高效运行模式,为竹箦镇的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也助力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要积极发挥绿色铸造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点的作用,听取广大职工和行业会员们的需求和意见,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不断把新的问题、新的需求向上级人大反馈,把一份份‘民声清单’变成‘幸福账单’。”陈信华说。在他眼中,人大代表联系点始终要遵循一个朴素的道理:让群众随时抬脚能进。

随着竹箦镇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园区产能的不断扩大,用水、天然气、交通出行等基础配套设施应用面临新挑战。从听取问题、讨论问题到形成建议,从现场“把脉”到精准“开方”提出金点子,再到推动立行立改见实效,市绿色铸造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点共向竹箦镇人大提交了关于铸造产业园区配置自来水增压站、集镇居民区天然气管道安装、优化营商环境和百姓安全出行等方面的多项建议,成为镇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考量,并都得到相应落实或答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这里成为现实。

除此以外,作为全国首个“中国绿色铸造小镇”和蜚声在外的活性炭之乡,竹箦镇还立足铸造和活性炭两大产业基础,正在筹备建设“活性炭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点”,以加强特色人大代表联系点建设来激发和提升代表履职新活力,在阵地建设上创出自己的品牌。

新时代新征程,竹箦镇人大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通过代表之家、代表联系点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架起“民意”桥,充分发挥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特色,以阵地建设激励代表更好地履职尽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