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常州(17)丨天宁人大:跟踪问效 C类建议“落地生花”
发布日期: 2025-09-26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从“脏乱差”的民生痛点,到“洁净美”的城市亮点,一场由代表建议引发的“蝶变”正在天宁老城厢悄然发生。中山门菜市场,一个位于老城厢核心地带的菜场,曾是附近居民“又爱又愁”的地方。爱它的便利,愁它的“顽疾”:污水横流、设施老旧、占道经营、停车混乱……这些困扰居民多年的老问题,也是天宁区人大代表、天宁街道办事处主任钱滨心中的一桩大事。他在2022年所提出的关于中山门菜场内外部改造的代表建议,因涉及面广、投资较大,最初被列为C类建议。

C类建议是指受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或留作参考的代表建议。C类建议的办理不等于冷冻处理,在天宁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的“动态管理、跟踪问效、闭环评价”机制推动下,这条建议没有"石沉大海",从民意吸纳到协同办理、再到成果落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建议办理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督办机制:让“暂缓办理”变为“持续推进”

面对中山门菜场改造这个“硬骨头”,区人大常委会没有畏难。他们对C类建议进行专项梳理,建立“一事一档”管理台账,明确主办与会办单位、预期目标及暂不具备办理条件的原因等关键信息。“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建议归档了事,而是要为每一条C类建议制定‘复活’计划。”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

常委会将C类建议后续办理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由代表工委对口联系,定期与承办单位、协办部门沟通,动态更新办理进展。推动代表全程介入,通过“现场看、当面听、及时督”的方式深入参与。代表们结合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一次次走进菜场周边社区,与摊主、居民和保洁人员面对面交流,从店招品质到雨污分流,从机动车道拓宽到人行道安全,广泛收集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这些来自一线的心声和诉求,被代表们实时反馈至协调推进会,成为优化方案、破解难点堵点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了“办理进展让群众知情、整改方向请群众建言、最终效果由群众评判”的良性互动。

改造推进:内外兼修治“顽疾”

在区人大的持续推动和跟踪问效下,天宁街道、商务局突出“民生导向”,认真履职担责,深化协同联动,并积极对接财政、城管等部门,与菜场管理方反复协商,最终制定了“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综合改造方案,并于今年1月竣工投用。

内部改造投入约600万元,对经营布局进行彻底重构。新增消防楼梯、自动喷淋系统,全面升级硬件设施,增设自动扶梯、客货电梯,极大提升了安全性与便捷性。外部改造由街道主导,同步进行中山门公寓一层二层立面改造,结合周边沿街新貌,形成统一有序的城市界面,着力在“精致社区”上做足做好文章。联合城管、环卫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新增流动保洁车,根治了污水垃圾问题。针对停车乱象,拓宽机动车道,合理设置停车位,划定宽敞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并由城管定点值守,乱停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蝶变新生:菜场成了“网红”打卡点

如今的中山门菜场已然蜕变为一个兼具“颜值”与“智慧”的现代化市集。整洁明亮的环境、统一美观的店招、井然有序的摊位和畅通无阻的通道——这里既保留了浓厚的市井烟火气,又筑牢了安全防线,成为老城厢复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现在来买菜心情舒畅多了,再也不用踮着脚走路了。”一位正在买菜的居民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我们买菜也更放心。”这个曾经的“老大难”菜场,现在甚至吸引了众多市民乃至外来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区人大建立了跟踪督办机制,真正推动建议从‘纸上’落到了‘地上’。”钱滨感慨道。他表示,通过全过程参与建议办理,亲眼见证了各部门如何合力攻坚克难,最终让一个老旧菜场焕发新生。“这不仅是一个菜场的改造,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山门菜场的成功蝶变,是人大代表心系民生、建言献策的结果,更是天宁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对C类建议“不放手、不松劲”、一抓到底直至见效的履职实践。它证明,只要凝聚合力、久久为功,就能让“计划”变“行动”、“承诺”变“成果”,使民生“老难题”迎来“新解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