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西直街片区保护规划》初审意见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4-27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西直街片区保护规划》初审意见的报告

——2025年4月25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主任  吴海泳


受主任会议委托,我委对《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西直街片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进行了研究,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西直街片区是常州城区仅存的规模较大、传统里坊保留较多、水运交通发达的运河历史地段;是集水运、仓储、商业、宗教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代表性运河商旅文化空间;是运河繁忙的商业旅行通道和文化交往空间的重要见证,其突出反映了常州明清时期“因水而兴”的时代特征。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合理有序地推进西直街片区保护开发,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具体举措,也是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文化休闲体验,增进人民文化福祉的重要手段。

常委会高度重视《保护规划》审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成员、市人大代表、环资城建专业代表小组成员深入西直街片区实地察看,并进行专题讨论研究。环资城建工委按照要求加强与规划编制部门的联系沟通,多次听取编制情况汇报,采取走访座谈、征求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意见等多种方式,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全面了解相关情况。《保护规划》对现状调查较为深入,基础资料比较翔实,保护原则比较明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进一步提高保护价值,增强《保护规划》的引领性、约束性,推进《保护规划》有效实施,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重视程度的问题

西直街片区目前是常州老城区唯一、也是最后一块、事实上也是最大的一块“可以留住常州古城历史信息”的明清—民国建筑群和成规模的历史风貌街区。从面积看,青果巷一、二两期总占地面积只有10万平方米(一期为3.2万平方米),而“三堡街—西直街片区”达到23.9万平方米,其中仅西直街片区就达到14.98万平方米,是青果巷一、二期总量的1.5倍。如果加上“大观楼及止园”占地面积11.42万平方米,这个区域是青果巷的2.5倍。这还不包括之前已经通过的《锁桥湾片区保护规划》以及“三堡街—南河沿南部片区”的未来规划。如此大规模连片的区域规划,极可能会将常州未来古城的保护规划重心“由东西移”。同时,这也是常州老城厢最后一个街区板块,是改变常州老城“历史书写”的最后和最大机会。再有,西直街片区与正在建设的“大观楼及止园项目”,是“连体连片”的姐妹关系和“命运共同体”,两者都存在“相互背书”的重大责任。可以说,西直街片区未来做多大、做多高,就意味着常州未来的“老城”做多大、做多高。所以,西直街片区保护规划“意义非同一般”,政府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要切实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做到《保护规划》不留遗憾、少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评判。

二、关于更高层面定位《保护规划》的问题

西直街片区地处常州西门。古常州城市布局有个说法“政治中心在北门,文化中心在东门,工业和纺织业中心在南门,经济中心在西门”。可以说“没有西门,就没有常州经济、就没有常州繁华、就没有常州在全国的历史地位”。西门是古常州城市功能定位的“四大中心”之一,是最具标志性的经济元素与商业符号,是最值得也最需要最后加紧保护的“历史符号”,“常州经济繁华的全部故事”都在这里。目前,西直街片区现有建筑除了“枕河人家”传统街区风貌依然保存较好外,很多“西门外”的标志性、符号性、特征性元素已经消失。如水利工程代表作的石龙嘴、西仓桥下的漕运粮仓、交通转运枢纽的船运码头、跨河交通的大型石拱桥—文亨桥、西仓桥、米市豆市的装卸码头,以及茶楼、戏院、浴室、会馆等繁华元素的商业设施等。因此,对这个片区的保护决不能简单就“现状保护”而保护现状,而是必须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站在对常州城市历史高度负责的层面,去认知、保护和规划。西直街片区保护规划,要突出“街区与运河的本质关系”、“街区与古代商贸繁华的关系”,重现大运河常州段的“江南水弄堂”,体现“街区与交通、水运、水利、商贸等文化的关系”,充分展现古城“西部的商业风采”。

三、关于将“恢复”和“保护”同等重视的问题

西直街片区是晚清常州四大经济支柱“豆、米、木、典”等行业的发源地、发展区,其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在运河、产业、交通、贸易、商业、漕运,以及水路水利和交通文化。在《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报批稿)》中,已经明确对“锁桥湾—西直街—三堡街”等地段的保护和规划的定位:保护沿运河而展开以“豆、米、木、钱、典”为主,会馆众多、商贾云集的漕运文明;展现“江湖汇秀”的风貌;彰显因河而兴的工商业文化和江南水乡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两河交汇、水陆并行”的空间格局,彰显因河而兴的水利、商贸等文化特色。 因此,西直街片区的保护规划,必须将“恢复”和“保护”同等重视,除了“保护”外,还必须重视“有机的、历史性的适度和重点恢复”。西直街片区“保护”的重心应该在商业、经济、漕运、枢纽、水关等符号性、标识性特征的“建筑恢复”上。结合历史,西直街片区有大量可以恢复的“元素”和“标志性的设施”,如轮船码头、西圈门、木业会馆、茶楼、浴室、地下交通站等。

四、关于西直街片区保护与周边融合的问题

从大空间看,西直街只是整个城西文化风貌保护区的“蛋黄”,它的周边还包裹锁桥湾保护区、三堡街保护区和“大观楼及止园”新建保护区三大保护空间。特别是大观楼及止园项目,乃是全市的重大文旅项目,它与西直街片区保护必须一体化统筹考虑。《保护规划》把“新市路”定位为“融合发展带”,这是重要的、有远见的定位和考虑。但从目前的规划方案看,新市路临街的保护、更新总体定位不高,融合的感觉不明显,仅仅是基本保持原貌。对新市路南侧的立面、空间、业态、以及各条弄巷对接入口区的安排和规划,还没有大的思路和出彩点。此外,《保护规划》中的ZX040401地块,还规划了一定规模的住宅开发。《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要求:“加强对大运河主河道两岸的空间管控。核心监控区内的城市建成区(含建制镇)旧城改造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建筑高度,逐步改造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优化城市天际线,美化滨河建筑立面,丰富沿岸景观层次,整体保护大运河沿线空间形态。”据此,建议对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等加强研究论证,进一步优化调整,使西直街片区的保护和建设水平适应历史地段保护和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要求。

五、关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问题

完善基础设施对于历史地段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西直街片区的配套设施普遍欠缺。停车场地方面,停车场无法满足街区居民及外来游客停车需求;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文化、体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多,片区内绿化空间、疏散场地、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十分有限,缺乏休息座椅、亭廊等休憩娱乐设施,步行环境和氛围不佳;市政基础设施方面,雨污水管线建设滞后;旅游服务设施方面,相关服务设施的系统性配置也不尽合理。据此,建议结合西直街片区以及周边地段城市更新改造,统筹考虑片区住户以及外来游客需求,系统构建高标准服务设施体系,通过“住得舒心”让原居民“留得下”,通过“玩得开心”让外来游客“待得住”。要开展交通影响评价,采取合理有效的交通改善措施,建设必要的停车场和停车设施设备,着力缓解“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建设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公共厕所、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综合布局市政管线,完善与管线布局相适应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站点设施、设备。完善各项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消防通道,配备小型、适用的消防设施、装备和各类智慧消防装置。利用零星宗地、小微空间,优化用地布局,增加小游园、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增设文化设施、座椅、亭廊等,优化慢行环境。结合河道疏浚整治、水系设计,提升滨水景观,改扩建必要的滨水栈道、慢行步道、滨水休憩设施,展示运河文化。

六、关于推进《保护规划》落实的问题

规划绘蓝图,关键在落实。一要加快推进《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报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历史地段划定保护边界和管控要求,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细化和延伸,两者形成“整体统筹—局部深化”的有机体系。我市上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是2013至2020年。我市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至今仍在报批过程中,制约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我市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批,为我市完善历史地段保护体系、拓展历史地段价值体系提供支撑。二要加大《保护规划》宣传。深入挖掘西直街片区历史文化记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民众全面认识该地段传承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西直街片区保护的积极性。三要加强《保护规划》监管。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保护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人大要通过专项工作审议、代表视察等方式,加强对《保护规划》的监督,切实维护《保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四要加快《保护规划》推进。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处理好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和市民生活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保护规划》要求,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业态引进等工作,推进《保护规划》落地落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