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董才平:做顶天立地的钢铁企业 |
||||||||||
|
||||||||||
“常州基地要做顶天立地的特钢企业。” “南通基地要做顶天立地、世界最先进的钢铁企业。”“淮安基地要做顶天立地、世界头部的钢帘线企业。” 日前,记者来到中天钢铁集团常州总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连用3个“顶天立地”,展示他对企业发展的愿景和信心。 通往“顶天立地”的征途,并非坦途。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迎来下行周期,需求低迷、成本高企的压力不断加剧。“我始终相信‘只有行业的困难,没有企业的困难’。”董才平说,集团未雨绸缪,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提前布局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提前布局为中天钢铁带来了跨周期效益。以产品为例,我国太阳能领域用切割丝,以前全部从日本进口,中天钢铁生产工艺取得突破后,实现了国产化;风能领域用轴承钢,中天钢铁自主研发生产出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产品,供给国际客户;集团生产的汽车用高端齿轮钢,广泛应用于本田、上汽、比亚迪、理想等知名企业……中天钢铁用“高、精、尖”产品站稳市场,连续20年荣列中国企业500强。 飞书、人工智能、灯塔工厂……采访中,董才平屡屡提及这些新事物。“我们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集团打造为智能化、世界一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从管理到生产,全部实现智能化。”董才平介绍,常州基地要做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钢企业;南通基地已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淮安基地,今年下半年将申报“灯塔工厂”。 智能化带来的是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飞速提升。钢帘线是金属制品中生产难度最大的品种之一,对纯净度、强度、拉拔性能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被誉为优特钢线材“皇冠上的明珠”。在淮安基地,从一根钢丝到拉细至0.15—0.45毫米直径的钢帘线,拉拔过程中能达到6000公里不断丝。“钢帘线的营销模式、行业标准将由中天来书写。”董才平说,作为一名企业家特别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要有骨气,“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希望我们国家强大”。为此,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每年投入巨资攻关“卡脖子”钢种,研发国之重器所需的新材料。 董才平是一名老全国人大代表,一直以来,他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在深耕实业、做强主业的同时,还在生态农业、酒店、教育、医疗等板块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多年来,集团累计向社会捐赠逾12亿元。“病有所医、好医,关系到群众的幸福体验。”董才平表示,在已捐款近6000万元的基础上,集团今年将继续捐赠2亿元支持奔牛人民医院提档升级,并主动对接引入同济医院的管理团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顶尖医疗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董才平对此深有感触。今年两会,他准备了6件建议,重点关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等,希望通过加快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助力我国早日建成“智造强国”。
|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